天水作为伏羲诞生地,一直被推崇为伏羲的祭祀地,自古以来就有民间祭祀伏羲和官方祭祀伏羲的习俗。一年一度的民间祭祖活动已成为天水及周边地区民众最主要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六,老百姓举家同行前往伏羲庙祭拜伏羲爷,以求福祉。
在笔者看来,那是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虔诚,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挡不住世代流传的精神理念;岁月河流的汩汩流淌,割不断薪火相传的文化血脉。这种经历史年轮而传承下来的文化,在天水深深地根植于老百姓心中。
正是这种经久不衰的精神理念,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祭祀方式,造就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伏羲祭祀文化。
在当地,一些老人至今称伏羲为伏羲爷或者人宗爷,从来没有人说伏羲神的,这里爷就同我们现在呼叫家中长辈大爷一样,是一种尊称,对老百姓而言这种称呼就是敬重。
公祭乃念先人,祭祖不忘本,应该说通过祭祀活动传承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之根,这本身就是件无可厚非的事。特别是在传承文化备受现在思潮冲击的今天,由政府出面举行公祭,一方面可以寻回失落的民族传承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缅怀先辈的公祭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这个角度讲,公祭无可厚非。
伏羲文化已成为甘肃和天水重要的对外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人来天水祭拜,使天水成为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而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是弘扬、宣传、推介伏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将天水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有效形式,公祭伏羲,是我们的责任,是对本民族、本土文化精神凝聚力的体现。
新闻推荐
“我见证了公祭大典的逐年完善” ——访太昊伏羲祭典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王来全
我2005年就开始参加公祭伏羲大典的筹备工作,当时就在陈展宣传部,负责公祭伏羲大典的祭器,包括旗墩、旗杆、旗的图案都是我参与设计。”6月13日,记者采访时,太昊伏羲祭典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王来全说...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