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媛
6月28日,记者有幸对著名诗人、《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老师进行了采访。随和、淡泊、儒雅,龚学敏老师身上具有诗人最典型的特质。
谈及诗歌,龚学敏显得格外投入。他说,诗歌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体现于我们日常的穿着打扮,体现于我们对人生和自身所处世界的思考。有人将生活过得枯燥乏味,有人却将生活过得如同记忆深处的诗歌一样灵动悠然。我们完全可以在平凡的日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诗。
面对当下诗歌呈现出的回归态势,龚学敏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诗歌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写诗的人不少,但却缺乏真正的大师,这与诗歌本身有关,更与我们置身的时代有关。这要求诗歌创作者要安于平静,要有穷其一生书写的勇气。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让诗歌成为一种小众化的文化活动,需要通过诗歌节让更多的人了解诗歌、品味诗歌。这不仅对诗歌的普及有益,对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裨益。”
谈及李杜诗歌节的成功举办时,龚学敏说,作为一个将持续举办的诗歌活动,天水可以凭借李白杜甫两位诗人来号召全国的诗人来书写李杜、书写天水,经过时间的筛选,这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会如同杜甫书写的《秦州杂诗》一般被更多的后人传颂,天水也会成为一个更具文化魅力的城市。
新闻推荐
1995年、2008年、2010年,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三部法律规定我国仲裁有民商事...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