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重拳出击环保成效跃上新台阶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一个区域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天水市每年制定年度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老百姓能看得着、摸得到环境治理的举措,享受到环境治理带来的成果。
2016年,天水市环境空气质量空气优良天数为303天;渭河水质总体良好。
2017年,天水市结合中央环保督察转办环境信访案件办理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分别牵头建立了清洁能源推广使用管理、煤炭市场管理、建筑渣土综合管理、餐饮业油烟治理、“土小”企业清理取缔、河道采砂管控、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环境保护管控、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八项机制”;在全市启动实施了燃煤锅炉淘汰整治工程、煤炭配送网络建设及散煤治理工程、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工程、餐饮油烟及机动车治理工程、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与提标改造工程、黑臭水体治理及截污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取缔关闭“土小企业”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十大工程”,将每项治理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中,以项目的实施推动治污水平的提高。
截至目前,全市污染治理“十大工程”共确定项目174个,总投资66.67亿元,已完成29个,开工建设139个。
完善基础建设夯实环保根基
城在绿中,绿在城中,城绿相依,是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在天水,这些已经触手可及。
迎着朝阳,沿着藉河风情线,从红桥一直漫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享受休闲时光。“现在藉河水再也没有臭味了,河水也变清了。真没想到,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如今成了这项惠民工程最大的受益者。”家住东方红小区的张女士说,她一出门便能享受到“沿河一片绿,依河处处景”的美景,感到非常幸福。
近年来,天水市加大投入,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进一步加强河道治理,加快供热、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督促企业建设或改造污染防治设施,实行“冬病夏治”;强化“智慧环保”智能化监控措施,在重大土方工程下风向、主要道路各卡口、重点涉气排放源、“禁燃区”周边、监测点区域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并采用无人机、流动机动车尾气监测设备进行监测监控,及时处置污染大气的各种行为。
2016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甘肃期间,天水市共办理督察组转交环境信访案件268件,其中办结266件,列入整改计划2件,答复率100%,办结率99.3%,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一项项举措,一项项成效,对天水人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态环境正悄然成为天水的一张“绿色名片”,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耿】7月15日上午,市中医医院举行国家“十三五”项目——精准医学-H型高血压分子分型项目启动会。市中医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天水市中医医院医联体相关人员共计150余人参加了...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