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正
天水古称秦州,是秦人的发祥地,秦腔在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天水人把秦腔比作是“魂”,无论是城乡还是大街小巷、婚丧嫁娶、民俗庙会,劳作之余,它都是民众间不可或缺的民间习俗。每逢年节天水的文化主管部门都要举办秦腔戏迷票友大赛活动,不但各区县的戏迷票友前来参赛,而且城市周边村寨的观赏者也是场场不落,成为天水民风民俗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里的老百姓大多懂戏、爱戏、唱戏。所以这块土地上,也涌现了很多秦腔名家。老“鸿盛社”的李映东、谢鸿民、董化兰、栗成荫、马筱云,四五十年代的陈易平、黄金花,张新康等都为天水秦腔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今年秦腔戏迷票友大赛的压轴戏是各位评委做示范表演,展示绝活。令人赞叹不已的是,担任评委的原天水市秦腔剧团著名演员李秋芳,反串丑行戏《教学》,使整场气氛异常热烈。《教学》这出戏说的是一个没文化的俗人,冒充有文化的先生,以“教学”误人子弟。她演的逼真,贴近生活,无论从化妆、道白、唱腔,都注意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李秋芳的艺术人生就是在这块沃土上培养成长的,她具备一副唱秦腔的好嗓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在花旦的表演上更加精细灵巧,结合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特长。早年在《小姑贤》的表演中,与赵新启老师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赵老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她都能领悟出其灵感的透露与升华。在刀马旦的表演上,曾以《三打白骨精》最为精湛。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她与白可见老师合作这出戏,白可见饰演孙悟空,李秋芳饰演白骨精,开创了天水地区秦腔舞台以武旦领衔的先例。在那个年代,也是轰动一时。
李秋芳,生于1944年7月,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梨园世家,童年丧母,在父亲李文华的教养下,于1954年进入广元市秦剧团,师承吴沛云老师,先学小旦,兼学刀马。由于她聪慧过人,勤学苦练,当年即登台表演,得到众多长辈和老师的好评。1956年随团来到天水,与这片先秦始祖牧马之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这个团扎根天水之后,不断有众多秦腔名家云集,可谓甘肃陇东南地区的戏窝子。如著名花脸米新洪、米新焕,须生温警学、靳扶昇、何新庆,青衣正旦吴沛云、陈彩花,小生白珍瑜,武生白可见,著名丑角赵新启等。在花旦行当中,李秋芳可谓是一枝独秀。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秋芳的戏路也越来越宽,年轻时期以花旦为主,中年以青衣正旦见长,《回荆州》中的孙尚香、《斩秦英》中的银屏公主、《火焰驹》中的黄桂英,都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端庄大气的形象。在唱功为主的青衣戏中,《玉堂春》中的苏三、《五典坡》中的王宝钏,其唱腔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合了自己的演唱特色,使人物角色更加符合剧情的发展变换,无论从功力、体力、气力上都非常饱满。她把郁闷的腔唱得委婉,把悲伤的腔唱得柔情,把欢快的腔唱得俏丽,把叙事的腔唱得舒展,这与她长期耕耘在舞台是分不开的。
李秋芳在秦腔唱腔方面的创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总共有四个特点:一是宽。嗓子音域宽广,辐射面大,给人一种共鸣感,把塑造的人物表现得晶莹剔透,舒展明快;二是厚。嗓音很厚实,充分应用秦腔旦角发声方法,不做作,不装饰,纯朴清雅,有立体感;三是亮。嗓子天赋条件好,有很强的穿透力,发声字正腔圆,而且圆润;四是醇。秦腔的发声以关中腔为标准,关中腔以西安语音为最美,被公认为正宗地道,纯正无暇。而李秋芳吐字行腔,使用纯正的西安语音,表达了秦腔之所以沁人心脾、感人至深的内在魅力。
1999年在兰州的一次演出中,甘肃省著名戏曲评论家范克俊先生看了李秋芳演出的《回荆州》中一段“合婚”,这样评价道:“孙尚香在华阁的一段唱腔,吐字清爽而跳动,含蓄地流露了内心掩饰不住的喜悦,张弛交错,雍容华贵,展示了诸侯之女,君王御妹的身份和气质。她在踏踏实实地寻找对人物的感觉,在艰难的艺术道路上苦苦跋涉,找到一点表现一点。逐渐深入,逐渐完善,她的戏耐人咀嚼,她的唱腔艺术,基本遵循秦腔的正宗规范,四声准确,唇齿喉舌的发音各得其宜。臻于字正腔圆。听起来平适舒畅,随性而来,不冒高音,不甩花腔,我行我素,怡然自得。”
人生弹指一挥间,如今她已古稀之年,但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她把秦腔当做毕生的追求,在她看来,真是“戏比天大”。为了演好《杀狗》这出戏,她专程赴西安请教老艺术家杨金凤老师,在杨老师倾心教导下,从出场的亮相、台步、身段、眼神等都非常准确,把一个泼辣刁蛮的焦氏表现得活灵活现。近年来她演出的《盼子》,是根据秦腔《清风亭》改编的,剧情以突出老旦戏为主,在唱腔和表演上做了大胆尝试,一改传统老旦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根据剧情,注入活力,扮相、神态、功架、水袖、唱腔都随剧情而动,把一个盼子心切的姥姥演得苦凄悲哀。观众无不动情,为之感叹。在艺术道路上李秋芳从不止步,而是精益求精,塑造了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物。无论是演活泼可爱的少女、雍容华贵的御妹、贫病交加的宝钏、盼子心切的姥姥、刁蛮撒野的焦氏、误人子弟的教学,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生活中的李秋芳平淡朴实,从不讲究,至今仍与她的伴侣李贵堂先生(原天水市秦腔团琴师)蜗居在一套50多平米的居室里。但她总是与戏迷票友观众很亲近,无论是年节、庆典、庙会,不分舞台、场院、地头,她常说:“只要乡亲们喜欢听,喜欢看,我就尽心地演好,唱好,为我们的和谐社会,美好生活送去祝福、吉祥、快乐。”正是“莫道春归花事尽,夕阳红叶耀高秋”。愿李秋芳老师红颜永驻,艺术常青。
新闻推荐
天水市的张女士前期买进万润股份的时候,该股的走势一直比较平稳。张女士说:“我是在今年四月份买进的,成本价在8.5元。我...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