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皂郊镇堡子山的曹操堡,又名皂郊堡,位于皂郊镇政府西南芦子村后面的山上,是天水周边现存较为完好且气势较为恢宏的大型土堡之一,堡内有一村落,当地人叫曹操堡。
去年以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路过堡子山,也从当地的同事那儿听说了一些关于堡子山传说中的神秘故事。只是整日行色匆匆,虽然和堡子山近在咫尺,但却一直未曾亲临登赏。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幸得有空,我便相约同事刘老师一起爬山赏景,登临堡子山,一揽其真容。
沿皂(皂郊)华(华岐)公路前行,我们在位于山脚下的堡子山村上山。这是一个整村搬迁的村落,随意遗弃在场院边的石磨盘,看似曾经考究的门庭影壁,在静静的时光流里诉说着往昔的兴旺与现今的落寞。上山是较为宽敞的盘山土路,一弯阡陌纵横的果树和庄稼长势喜人,地埂上长满了叫不上名的野草野花,蜂舞蝶飞。如此美景,让我们忘记了天气的炎热,浑然不知间就已经是汗流浃背了。
曹操堡有南北两门,整坐堡子成南北走向的长方形。世代沿袭,薪火相传,曹操堡的村民值守堡内,繁衍生息,平安一方。
我们边走边欣赏着乡野美景,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山梁之上,远远就望见曹操堡就像一位饱经岁月磨砺的老人,在光阴的千古变幻中傲然挺立。往前通过一条狭窄的坡道,就到了南门跟前,南门宽约1.5米,上搭圆木而成,内外墙面堆砌的青砖早已塌落,墙头荒草萋萋。南门外山脊两侧是大片的在耕农田,黄土层肥厚,植被长势繁茂。
从南门向里走,就来到了堡内的曹操堡(村)。
据了解,几年前当地政府为了改变堡子山村的生存状态,对全村实施了整体搬迂重建工程,堡内的住户绝大多数都已搬迁到了交通便利的山下。因此,堡内满目都是残败和废弃了的民居院落,一些不常走的小道和无人居住打理的场院长满了荒草,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像是有人,并且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每逢耕种时节,也有为了耕作方便像候鸟一样暂住几日的壮劳力,但年轻人几乎见不到了,平日里缺少了后生们的活力与朝气,整个村庄都显得落寞和孤寂。在我们逗留的个把时辰里,村中巷道鲜有行人经过,偶尔蹿出的野猫野狗,或是胆小如鼠或是向你嘶吼几声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猛然间觉得,没有了人烟的村庄,就像缺失了灵魂支撑的躯体,给人徒增一种悲凉之感。
沿村道穿行,在村子的右前方出现了一块开阔之地,在这片空地的正前方有一座用黄土夯筑的土丘,这就是传说中的点将台。站在点将台上,视野开阔,四周景致尽收眼底。相传当年魏兵屯集时,曹操就是站在这里演兵布阵、操练部下的。点将台的左边,有一座旗杆山庙宇,其香火千古今在,萦绕不息。
再往前走就是北门,北门为主门,堡门里外由青砖砌成,高约五六米,正门上方有题名,无奈年代久远,模糊难辩。堡门宽约两米见方,门洞里层由砖坯堆砌,深有四米有余,上搭圆形枕木,洞内稍立,凉风习习,顿觉神清气爽。虽然历经岁月的轮换更替,略显残败没落,但从时光的斑驳碎影中依旧看得出其当初的伟岸与辉煌。北门前方虽然也有条形梯田,但明显地势陡峭,顺山势而变得险峻,其易守难攻昭然若示。
据当地村民讲,有人在堡子山周边耕种时捡到过类似青铜制作的三角形剪头等器物,无论是传说中的宋金两兵的操戈厮杀,还是三国纷争年代曹氏兵将的雄据镇守,以至近代兵荒马乱年份的防患御匪,无不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血与火、灵与肉的残酷博弈,印证着堡子山的曹操堡重要的地理位置。
土堡,是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古代军事防御要塞。在天水一带的山头,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许多规模不一的土堡,这些堡子依山势而建,就地取材,用黄土夯筑,险峻挺拔,浑厚墩实。在当时对防止外患,保一方平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有堡的山或叫堡子山,有堡的梁或叫堡子梁。山,因堡而名,堡,因山而峻。山是堡之躯,堡为山之魂。
我们沿北门而出,居高临下,清风拂面,一扫盛夏的酷热,翠色柔美的皂郊镇尽收眼底。十堰、宝天高速盘曲环绕的高速公路犹如一条震翅欲飞的巨龙,将这个时代日新月异变迁的精彩瞬间描绘在了堡子山下的皂郊大地上。一边是记载着古老传说的堡子山曹操堡,一边是诉说着现代文明的传奇之路,古今碰撞与融合正在这里和谐上演着。
下山是羊畅小道,山腰过半,树木葱茏,绿树成荫,山体植被特别的好,松柏、刺槐、玛瑙、钩藤等植物混杂丛生,我们走走歇歇,好不惬意。
行至半山腰,我们碰见了一位居住在山上的老大妈,她是早晨背了油料下山榨了油回山上的,当时正午的阳光正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老人家提着一壶十来斤的菜油,累得已是汗流满面,气喘吁吁。看到这情形,刘老师便将一瓶矿泉水塞到了老人家的手里,让老人家不要嫌弃,喝上一口缓一缓了再走。攀谈中得知,这位老大妈和老伴还住在山上的堡子里,一年四季还要在山上操持庄稼和果园,娃娃们都移居山下了,光景也过得不错。孩子们嫌山上不方便,所以平时也不肯上来,只有他们老辈人还是放不下这片土地。看来,他们的骨血早已融进了祖辈们世代生息的这片土地了。
故土难离,有时候那份乡土情结是未曾经历的人们永远都无法理解的,有些事,也是我们无法评说的。
从古到今,巍然屹立在堡子山上的曹操堡,已经成了周边村庄的一种象征,它见证了抑或正在见证着堡子山人的过往与当下,堡子山的曹操堡俨然成了这个村庄人们共仰的图腾。
堡子山的曹操堡 □张建平
北门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每当一首诗作朗诵结束,现场200多名师生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作为承办方,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还组织学生在朗...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