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凤(右一)在社教活动中为孩子们做讲解
2008年,许凤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许多心怀着“壮志雄心”的大学生一样,她想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可在父母的多次干涉下,许凤的这份“野心”还未实现,便只得拎着行李回到了故乡天水,并于同年年底考入天水市博物馆,成为了一名讲解员。
这份“铁饭碗”至今也有不少人羡慕,可当年的许凤心有不甘,整天情绪低落。一天,她在伏羲庙内漫无目的地走着,远处另一位讲解员的讲解传入了她耳中。她循声望去,看见一群游客围在一名讲解员周围,眼中满是崇拜的目光,许凤也不由自主地凑上前去。那位讲解员口中的天水,有着八千年的文明史,是伏羲的诞生地,是秦文化的发祥地……许凤听得入了迷,猛然间她如触电般地惊醒:原来自己的故乡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魅力,而自己竟因无知还不愿留在这里!
正是这平凡又不凡的一天,让许凤被故乡的历史和文明深深折服了。这一天,改变她的讲解员前辈,是在讲解员岗位上工作了10年的同事周秀兰,也是许凤日后工作中的良师益友。从那一天起,许凤开始了解伏羲庙的文化和历史,从龙文化到易经,再到哲学思想,越是了解得深入,便越是意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意识到在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许凤由最初的心高气傲开始逐渐接受并热爱这份职业。“是文化的涤荡,才让我收获了心灵的成长。”许凤说。
许凤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次讲解工作,虽然之前脑海中已经准备了千万次,可真正面对游客时,她还是紧张到忘了词。当年在学校时,许凤是朗诵与主持的骨干,所以对于讲解员这一工作她是胸有成竹的,可真正开口讲解,她才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
渐渐地,许凤没有了开始讲解时的紧张,可讲解过程总如竹筒倒豆子般生硬不得要领,在前辈的指导下,许凤不断磨练着自己,争取每一次的讲解都比上一次好。如今,许凤可以根据游客感兴趣的话题有的放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伏羲庙内的古树到屋脊再到窗棂……这里的一草一木,许凤都如数家珍。只要面对游客,一说起天水的历史文化,许凤总是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
伴随着成长而至的是荣誉。数年间,许凤先后获得了天水市首届导游(讲解)员技能大赛讲解组金奖;天水市十佳导游(讲解)员;甘肃省第三届导游大赛中文组二等奖……有了这种种肯定,许凤更加坚定了在这个岗位上走下去的决心。
讲解员是一个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工作。作为天水旅游文化的窗口,她们肩负着宣传天水、弘扬天水文化的责任。2010年,许凤接待了一个来自台湾的旅游团,在向他们介绍伏羲庙的历史沿革与伏羲创八卦缔造龙图腾的功绩后,台湾游客激动地与许凤交流起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将这次伏羲庙之行变成了一次寻根之旅。讲解结束后,台湾游客赤脚站在伏羲庙院内的树坑中,用手轻抚着古树上的纹理,向大殿一次次地行礼。许凤看到了游客眼中闪动的泪光,“他们像久违的游子抚摸着母亲褶皱的皮肤,心中是漂泊者落叶归根的祈愿”,多年以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许凤仍感动不已。从那时起,她心中更产生了对这份职业强烈的敬畏感与使命感。
如果不是当年听从了父母的意愿回到故乡,成为一名讲解员,恐怕许凤也不会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本土文化,感受故土历史的悠远与厚重。她说:“大都市的繁华固然吸引人,但那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产物,而中华文化8000年的传承根本就在我的故乡,这座古城需要我们这代人的继承,并将文化火种传递下去。我会像千千万万的讲解员一样,坚守在这里,做一名合格的中华文化传播者。”
从当年踯躅不前的新人,到现在遇比赛就上的“老手”,许凤带着对这份职业的信仰与热忱,在一次次比赛中不断地锤炼自己,以前的她只在乎比赛的结果、荣誉和名次,而现在的许凤更加在意比赛的过程。在她看来,这不仅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更是对外推介天水、展示天水魅力的过程。比赛中的许凤,就像对待平时的讲解工作一样,与台下的评委、观众交流分享天水的文化,并享受这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觉。
好的讲解就像与人“拉家常”,与听众建立情感认知,让心与心之间真正零距离。许凤十分崇拜南郭寺的老讲解员周法天老先生,每每谈起周老,许凤便打心眼里透出满满的崇拜:“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听过周老师的讲解,太引人入胜了,周老师就是南郭寺的一张名片,也一直是我努力和奋斗的榜样!”
现在的许凤,只接待一些“重要来宾”,平时很少进行讲解工作,她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教活动方面。从2015年左右,博物馆开始将社会教育活动融入到正常活动当中,旨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触,让少年儿童热爱传统文化。许凤积极地参与到了社教工作当中,不仅亲自策划社教活动,还为孩子们讲解传统文化的来历,演示传统项目的制作过程,与孩子们一起收获历史知识。
在讲解工作中许凤发现,讲解员接待的游客数是有限的,8000年的历史文化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说完,而社教活动将受众对准了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学生和儿童,以及他们的家长。“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我们的社教活动在他们的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让他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融入到社会当中,成为传统文化新的传承者。”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许凤越来越体会到传统文化在孩子们身上的影响与魅力。
许凤从站在讲解员的岗位上至今也已经十个年头了,十年时间恍若弹指一瞬,最初的生涩与无措仿佛还在昨天。这十年间,许凤见证着天水旅游的发展,感受着天水历史文化弘扬传承的无比欣喜,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执着坚守,许凤将自己融入到工作中,在岗位上弘扬着文化正能量。她说,做文化工作就要“守得住清贫”,无关乎功名利益,心中只是对历史的热爱与崇敬,由此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富足,是无法比拟的。
这些年来,许凤一次次带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一次次地感动着他人也感动着自己。十年的时间,许凤完成了职业道路上的蜕变,这份“行进中的职业”有喜悦、有迷茫、有挫折也有坎坷,但她沉浸于这种每天“在路上”的感觉,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在为文化的传播贡献着一份自己的力量。
许凤就是天水市无数个讲解员的一个缩影,他们日日坚守在工作第一战线,为弘扬文化、宣传旅游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将文化的精髓展现在世人面前,让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能换来天水文化魅力的又一次盛放。
■■■
做一个最好的讲解员
前不久,“2018年天水旅游形象大使”比赛圆满落下帷幕,参赛选手们的端庄大方、仪态万千给观众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在这些选手当中,来自伏羲庙的讲解员许凤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最终她未能夺冠,只荣获亚军,但她的出现,也让观众关注到了身为一线工作者的风采,看到了她们所代表的天水旅游宣传窗口的良好形象。
许凤今年34岁,这项赛事的亚军,对她来说也是来之不易的。因为在众多参赛的“90后”中,她是为数不多的“80后”。而且,她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礼仪和台步训练,参赛中也时时面对着诸多质疑,但她用真诚优雅的表现做出了最强有力的回答。在她的身上,还注解着所有与她身处同一站线的讲解员的风采。
争做天水的另一张名片
传承路上不止步
新闻推荐
9月12日,中国·天水秦州第四届“李广杯”国际传统射箭锦标赛在天水市南山体育场隆重开幕。据了解,2018年中国·天水秦州...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