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绿天水大地·建设生态家园”专题报道之秦州篇—— 城乡携手 共建秀美山川 □本报记者 杨晓斌
一排排刚栽下的树苗,像一个个卫士守卫着我们的家园
有人说过,最美的艺术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如果把这句话用在秦州区的生态建设上,记者觉得是很恰当的。如果再将30年前的天水生态与今天的做个对比,相信你肯定会发出一声惊叹的。
你看,在位于秦州区王家磨的北山连翘园绿化美化片区,仅3月22日当天就有近万名志愿者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不论是穿着时尚的年轻人,还是精神矍铄的老者;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投入到了义务植树的大军中。他们挖坑的挖坑、运树苗的运树苗、浇水的浇水……偌大的一片山坡,一天之内就栽植了数十万株连翘苗木。
从王家磨出发一路向东,来到几公里之外的孙家坪村,一片独具特色的柿子园正在种植之中。按照规划,这片柿子园是围绕提升成纪新城背景生态景观,兼顾生态经济效益,突出田园自然特色,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的柿子树资源,打造集中连片、特色鲜明的专类园区。主栽品种为果实大、汁液少、肉质脆、味道甜、宜鲜食、耐贮藏的日本阳丰甜柿子。
再看看南山,豹子沟牡丹园正在按照因地制宜、有序扩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的建设思路不断提升品位。在今春完成扩建面积1000亩,引进栽植新品种牡丹8万余株的任务完成后,豹子沟牡丹园将成为陇东南规模最大、最具观赏性的专类园区。从豹子沟牡丹园向东,不远处的南郭寺景区,绿化工作者正在按照规划中的以南郭寺景区——南山云端体育露营公园为建设主线,以玉泉镇李官湾村为中心节点,围绕进一步夯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生态基础,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新乡村,打造全区乡村旅游精品线和天水城区“后花园”的建设目标,按照乔灌结合、花草搭配、立体配置的建设模式,对片区内道路及景点进行整体绿化。栽植各类苗木数量将多达9.3万株,种花种草达1.5万平方米。
……
在农村,华岐镇范集山万亩生态绿化区域内,广大群众正在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将生态修复治理和林果产业培育有机结合,在华岐镇范集山、谢小、北杨3个行政村的1.5万余亩田地和荒坡上展开了建设4500亩的生态防护林带和种植7140亩花椒的绿化美化工程。同样开展花椒建园的还有齐寿镇,该镇也在5000多亩的土地上展开了生态和经济并重的花椒园建设。
在道路绿化方面,秦州区已展开了主要包括北山公路、国道310线关子镇至后沟村段、娘娘坝镇长河至望天桥段、柳林村至北峪沟段4条公路的行道树栽植,刘汪路、天江路、徐礼路、华店路等8条公路的行道树补植及道路两侧种花种草。在河道沟道绿化方面,目前已经开展了对藉河、南沟河、峁水河和稠泥河、西汉水流域内河道沟道沿线护岸林全面开展补植补造;村镇景观和村屯绿化方面,目前已对全区160个整洁村(每镇10个)和20个异地扶贫搬迁新村进行全面绿化。
在狠抓城郊和乡村绿化的同时,秦州区不忘对中心城区进行深层次的绿化美化。
目前,秦州区正在以城区主次干道绿化、街头绿地建设、机关单位庭院绿化和老旧小区绿化为主。对新华路南延段、师院路、民主路、建设路、藉河南北路、成纪大道等城区主次干道行道树进行补植。着力打造自由路、交通巷“玉兰景观一条街”和藉河北路及瀛池大桥下穿道路“樱花景观大道”。
此外,秦州区已完成了城区花坛建设绿化面积6.46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公厕、环卫工人休息室、园路、座椅、景观等附属设施。对城区已建成的33处绿地花坛进行全面补植补栽,补栽面积9099平方米。同时,对26家新建住宅小区和单位的庭院进行绿化,对城区165家单位、小区绿化进行补充完善和补植补栽。此外,秦州区还对14个老旧小区内园林绿地进行了改造提升和补充完善,加强物业管理,建立小区绿地管理和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切实改善小区人居环境。
“一年之计在于春”。秦州区正是因为紧紧抓住了每一个春季,才让山川披上了如此秀美的绿装。今春当然也是如此,如今秦州区正在按照南北两山深度绿化、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农村生态绿化的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点线面结合的城乡绿化体系规划,奋力拼搏着,绿化、园林工作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秦州区的生态环境正发生着令人可喜的变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少娟3月24日上午8点30分,一群学生和家长,约六七十人,集结在秦州区石马坪村路口,他们的目的地是秦州区...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