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景春燕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供电人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近年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为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电力保障。
天水供电公司践行国有企业“六个力量”,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强市”进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用力,在电网建设改造、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架起了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公司在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中,将10千伏高压用户办电环节由5个压减至4个,平均接电时间压缩至57天,将400伏低压非居民用办电环节由4个精简至3个,具备直接装表条件的仅需2个环节,平均接电时间压缩至3天。
为支持天水市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公司积极推进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全年共降价4次,降价7.68分/千瓦时,降幅达到10.11%,共减少企业电费支出约1947.32万元。大力推进电力交易市场化,降低企业成本1380.41万元,真正实现为企业“减负”。
优质服务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公司全面加强与各级政府工作对接,及时了解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项目用电需求和园区建设进度,建成投运、开工建设一大批电网项目以满足天水市新城、园区负荷发展,为天水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公司主动对接道路交通、城乡供水、供热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改迁10千伏线路91.3公里,电力杆塔1876基。高标准打造麦积山景观大道供电工程,并将此作为城市电网的示范工程。
在2018年伏羲文化旅游节召开期间,公司调集了全省6地市7台发电车、1台UPS电源车,出动23支、1650人保电队伍,值守20个重要保电部位,实现了“零故障、零跳闸、零闪动”的保电目标,累计完成34项、182个场次的保电任务。在去年暴雨灾害期间,公司组建9支“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累计出动抢修人员2727人(次),大型抢修机械162台,23.5万受灾用户及时恢复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缴费全覆盖,用户可供选择的缴费方式达到5类16种,服务网点133个,极大方便了群众办电和用电。推行网格化服务,8424名台区经理服务在村镇、街道一线,建立微信群1327个,发放党员连心卡1.6万余张。利用夜间用电负荷较小的间隙,开展“零点”检修112次,通过“综合平衡、一停多用”,减少停电93次。
2015年实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比计划提前一年。投资2280万元,完成47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涉及人口17.41万人。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配套电网建设。2018年,投入2242万元,落实100个项目,完成100个扶贫搬迁安置点电网建设。
铁塔银线,演绎精彩。天水供电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不舍昼夜地为天水传输动力、传承光明、传载繁荣。
新闻推荐
本报麦积讯【记者王建华】麦积区一男子因为听信别人可以增驾的谎言,便花钱买了驾驶证,但去办理业务时,却被民警当场揭穿...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