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水 今日清水 今日秦安 今日甘谷 今日武山 今日张家川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今日天水 > 正文

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报道第一书记的一天

来源:天水晚报 2019-05-14 11:48   https://www.yybnet.net/

山路弯弯,延伸着希望;青山绿水,孕育着梦想。山间的小村庄,是不少人记忆中遥远的故乡,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战场。而驻村第一书记与村民携手奋战,奔走在贫困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为村里理思路、引项目、谋产业,是扶贫路上可爱的战士,也是贫困户可亲的家人。

4月29日,记者来到麦积区麦积镇滩子村,跟随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裴仰东,体验了忙碌又充实的一天。

骑着自行车下乡入户

如“早操”般每天清扫马路

组织扶贫队员和村干部开会

走访贫困户家庭并了解情况

□本报记者 裴婷婷

镜 头

1

养蜂产业成为村民致富好门路

我们和村民都是亲人

从2017年来到麦积区麦积镇滩子村开始,贫困户的家事就成了裴仰东心头最牵挂的事。他和驻村队员们把村民当成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来办。同样,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2013年滩子村建档立卡时贫困户87户380人,如今全村仅剩1户因学致贫,其余村民全部在2018年脱贫。

天蒙蒙亮,清新湿润的空气在寂静的清晨流淌,一轮火红的旭日冉冉升起。当我踏着清晨的露珠来到麦积镇滩子村时,驻村第一书记裴仰东和工作队员们正掰着馒头吃早饭。

看到我来了,裴仰东乐呵呵地起身开始为我做介绍。“我们滩子村空气清新,村民热情好客,到了村里我们就是一家人,都是亲人,有什么想法和需要都可以说出来。”滩子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裴仰东的一席话,让我的体验以温暖开场。

“我们滩子村共六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上下村庄相距6.5公里,往返两个自然村之间基本都是骑自行车,不少村里都有公路穿插而过,所以村里的环境卫生不仅关系着村容村貌,更代表着游客对天水的最初印象。”裴仰东告诉我,每天上午和村里的公益性专岗人员一起清扫马路和村道路,是他和驻村队员们必须的工作。

临近上午9时,裴仰东带着我和驻村队员一同进入二楼会议室,开始了当日的会议。从政治学习到村里的大小事务,内容简洁明了。

在我们开会的这段时间里,前来找裴仰东的群众和村干部已经站满了屋子。开完会,裴仰东立马忙活了起来。“张大姐,你的卡已经办下来了!”“你侄子的证明,村里已经开了。”“村支书,关于村里的产业规划,咱再商量商量”……裴仰东有条不紊地忙活着,而我则一边帮助村民填表,一边整理相关资料。

镜 头

3

忙乱而简单的午饭

要精准拔出穷根

镜 头

2

叔,看病花的钱报销了吗

一个会议,几拨客人。送走最后一批来访者时,已经是上午10时25分了,简单分配了相关任务后,驻村队员们开始各司其职。“裴书记,咱们今天去哪几户?”“先去昨天刚出院的巩叔家看看,不知道恢复的怎么样了。之后,再去杨海霞家问问孩子上学的情况,下午去瞅瞅村里几户有产业的发展的咋样了……”10时35分,裴仰东和驻村队员们商量着今天的行程,因为村里的多数人都是白天下地干农活、打短工、赶集,所以裴仰东把每天的午饭和晚饭时间定为走访时间。

他们所说的巩叔叫巩同德,今年66岁,家中有七口人,自己患有慢性病,妻子也因残疾无劳动能力,三个孙女都在上学,经济来源主要靠儿子和儿媳外出务工和销售苹果。

“叔,看病花的钱报销了吗?有什么需要一定要给我说。”在巩同德家中,裴仰东握着老人的手,一边宽慰他,一边向家属询问情况,并讲解着看病报销的政策……

11时30分,离开巩同德家时,我的肚子已经开始闹意见了,而正式的入户工作才刚刚开始。因为这时,村里唯一的贫困户杨海霞已经干完农活回到了家中。

走进杨海霞家的院子,简单又整洁,院周围不知名的花成片盛开,飘溢着醉人的香味。衣着朴素的杨海霞搓着手,憨厚的笑着说,两个娃都在上大学,男人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她一个。“现在政策好,我家的收入有了保障,娃娃的学费也不用愁了。等娃毕业了,我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裴仰东告诉我,杨海霞家是因学致贫,两个女儿均品学兼优在大学就读,她自己患有慢性病,一人在家有诸多不便,所以帮扶队员们每隔两三天就会固定来她家走访,看看有没有困难。现在,村里给他们一家争取到了补助,还有入股分红和杨海霞公益性岗位的补贴,如果再加上户主在外打工的收入,预计今年收入能在5万元左右。

走访完贫困户,已经是13时10分了,简单吃过午饭,稍作休息,裴仰东又要忙了。“午间走访的时间很宝贵,我们平时忙起来就泡方便面,今天是你在才抽空擀了面。”裴仰东笑着说:“村里还有些信息需要整理,趁着办事群众少的时候整整,等忙起来就没工夫了。”

“裴书记,现在村里养蜂发展的咋样,我也想加入。”14时左右,刚刚整理了半个多小时的资料,裴仰东的“活”又来了,“养蜂很好啊!走,带你去村里的养蜂大户家里看看,给你详细讲讲。”

14时30分左右,走过一条崎岖的田间小路,我们来到村民巩鹏翔家中。在一片蜜蜂的嗡嗡声中,我硬着头皮和裴仰东一起在蜂箱旁听巩鹏翔和他的父亲讲解养蜂的情况。

“我是去年大学毕业回来养蜂的,当时家里只养了二三十箱蜜蜂,现在扩大到了400多箱,正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巩鹏翔告诉我,他回乡后看到父亲一直在养蜂,就有了初步想法,在帮扶队的鼓励下,又拿了11个蜂箱,贷了五万元扶贫贷款,逐步扩大了养蜂规模,一年就赚了十万多元,“今年,我把赚的钱又重新投入,进一步扩大规模,加上网店的销量,收入还不错,现在网店蜂蜜的销售额每月能在六七千元左右。”

看到巩鹏翔的养蜂事业有声有色,裴仰东也为心动的村民打气,“我们和麦积区农牧局有合作的扶贫项目,可以给想养蜂的贫困户发放蜂箱和蜂群,而且只要你养的好,达到标准后他们还可以回收……”

随后,我又跟着裴仰东骑着自行车沿着蜿蜒的道路上山,走走停停,一边巡查森林防火,一边前往养殖户李喜红的羊棚,对其进行回访。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忙。回到宿舍,已经是晚上了,我的肚子早都开始“咕咕”叫了。“走了一天,还真饿了,吃点方便面吧!”裴仰东打趣着对我说:“晚饭时间要第二轮入户,就不开灶做饭了,你见谅啊!”

渐暗的夜色中,第一书记忙碌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我的体验却先进入了尾声。车子启动了,裴仰东他们一直站在村口向我挥手告别,直到车子远去,直到后视镜再也看不清……

新闻推荐

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5月12日,由天水市减灾委主办的主题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的天水市5·12防灾减灾日暨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报道第一书记的一天)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