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武山新闻 > 正文

人人关心企业、个个当家理财 武山县医药公司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来源:兰州晨报 2012-07-06 15:54   https://www.yybnet.net/

县长索鸿宾到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门店一角 阴凉仓库里储药种类齐全 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图为农民种药材

武山县医药公司属国有企业,成立于1956年9月,至今已经走过了55个年头。曾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文明单位”,“纳税先进单位”,2011年被天水市政府授予“5强20户商贸流通企业”荣誉,仓库则被评为省级四好文明仓库,公司下属的城关第一门市部被省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目前经营范围分门别类、种类齐全。然而,谁也不会想到,众多荣誉加身的后面,该公司曾走过何等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这期间又隐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6月25日,记者专程赶到该公司进行实地采访。

不气馁、不放弃重塑形象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武山医药公司时发现,偌大的门市部干净整洁,生意兴隆。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来到地下阴凉仓库时,近十名身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物,进货、出货工作正有序进行。

公司门店后面简陋的北楼便是公司办公的地方。在经理许苏中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不足15平米的房间摆设简朴,设施老化。

和所有企业一样,武山医药公司在半个多世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尤其是在 1992年以来,由于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加之企业硬件设施老化,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使得市场萎缩,效益每况愈下。截至1996年年底,累计亏损700余万元,严重资不抵债、公司滑向破产的边缘。170余名职工中,其中75%下岗,上岗的职工每月也不过七八十元工资,企业举步维艰。

鉴于此种情况,1997年6月,武山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公司领导班子,并在各方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新班子上任后,积极转变观念,对外“重树形象,对内强化管理”,围绕“开拓市场,扭亏增盈”这一主题,狠抓药品经营质量和职工专业知识培训。先后在全县新增零售门店9个,同时在漳县新寺、陇西文峰也增设了门店,并在四川成都、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建立了中药材信息站,中西药并举,及时把握市场形势,争取主动决策。

“1997年,我上任之初公司严重资不抵债,濒临瘫痪,账面资金只有几百块钱,经营难以持续,企业信誉降至冰点,在众多供货商都停止供货,而商业银行贷款又无望的情况下,新一任公司领导班子群策群力,一方面向天水医药站、定西医药站,兰州制药厂等供货单位紧急求助,以人格担保,借调药品。另一方面,积极动员职工集资,组织货源。从而使公司经营工作得以缓慢启动。1997年,在原经营几乎停滞的状况下,公司全年销售药品才80余万元,公司39人平均月工资才几十元。但他们咬紧牙关,毫不气馁,仍然坚守各自的工作岗位,为群众做好服务。为尽快把原收购站改造成为药品配送网点,方便群众用药的基地,夜以继日,每天工作达16小时以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那段特殊时期,许苏中经理心里五味杂陈。

为了重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公司组织大家清理各收购站院内的杂草,修复围墙,打扫库房,粉刷门窗。公司职工任自敏在担任滩歌配送点主任时,曾带领一名职工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平整院落,粉刷墙壁,油漆门窗,一周后,1000多平方米的配送点大院焕然一新。

“非典”时期 展现企业人文情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急救、麻醉和二类精神药品效期短,一般情况下不用不买,买则急需,医疗机构一般不愿储存。而此公司急病人所急,每年用于购进这些药品的费用达15万元左右,正是因为企业坚持保障此类药品的供应,十多年来,许多生命得到了挽救。

“如果没有急救病人,这类药品中相当一部分只能过期失效,按程序做报损销毁处理。因此,每年都为公司造成了不少损失,但为了保证各级医疗机构在特殊情况下的用药需求,公司还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无怨无悔。另外,根据每年有可能发生的灾疫情,针对预防重大灾疫情发生时对药品的需求,公司始终在原有库存基础上,保持40万元以上的灾疫情药品储备,防患于未然。”许苏中介绍说。

据许经理介绍,2003年4月下旬,全国“抗非”形势突变,公司立即召开了职工大会,紧急成立了由他担任组长的抗击“非典”领导小组。考虑到非典疫情的特殊性,许经理安排专人火速去最近的陇西中药材市场购进“非典”必须的中药材金银花、板蓝根、藿香、柴胡、防风、芦根、贯仲、苍术、艾叶等,连续二十多个日日夜夜,他带领公司全体职工不间断连续给群众配方取药,全公司每日要售出中药5000多剂。

那段时间,许经理带领职工不分昼夜的工作,天黑了无法回家,便倒在值班室的沙发上迷糊一下,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一边抓中药材的供应,一边抓药品质量。就在这关键时刻,市场上抗击非典所用的中药材价格全部大幅上扬,有的甚至是几倍的翻番,金银花由每公斤75元涨至每公斤380元,而公司仍是按照原价销售。“涨,还是不涨”--职工多有说词。非典期间,公司共计储备各种中药材150吨,计220.08万元,如果涨价,这些中药材当时的利润将会达到800多万元,如果不涨,公司将失去这次难得的机遇。沉思良久,许经理深情地对职工说:“我们公司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一切都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咱们坚决不涨价!”就这样,直到武山县抗击非典工作结束,公司的药价始终如一。

多年来,许经理带领全体职工以企业为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管理、用人、分配等方面不断创新机制,在企业运行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年销售近3000万元,年实现利税80余万元的县级国有医药企业。在药品质量管理上,不惜一切代价,建成了全市一流的药品储藏阴凉库和药品检验室,购置配送车辆十余台,建立了8支药品配送队伍和近30个零售药店。

舍小家、顾大家 迎难而上

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个包装袋。这是公司党支部对全体员工的要求。

据了解,按照规定公司门店可以开空调,但门市部员工为了节约电费,有时宁肯冻着也尽量不用空调。“有好多次天很冷,门店冷得坐不住,可当我把空调开开后,她们怕费电私下里又关了,有时真的让人很感动。”说起自己的员工,许经理感触颇深。

许经理说,公司经理办主任曹永定60多岁了还坚持上班,他主管后勤工作,从不多花公司一分钱,公司办公楼地脚线墙面脱落,本来可以叫工人维修,但曹主任硬是自己一刷一刷地刷出了完整的墙面;而在公司职工出行方面,公司所用车辆优先考虑经营需要,直到现在,公司领导们出门乘坐的还是一辆五菱面包车。有时车辆全部用于配送,下基层都是乘坐公交车。更有甚者,为方便群众购药,给群众提供一个舒适的购药环境,公司逐步对每个门市部进行了装修,但公司领导的办公室到现在还用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桌椅。

领导层处处为公司考虑,职工也不甘落后。“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用。”这是企业职工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前年,公司员工张军莉取药时从货架上跌落造成小腿骨折,植入钢板后医院让多住几天,但她为了节约医疗费用,自己偷偷地办理了出院手续,返回了工作岗位。为节约装卸费用,每次公司来货都是全体职工自己装卸,十余年来。累计装卸中西药品7000余吨,节约装卸费用50余万元。

多年来,公司上下形成合力,奋力拼搏。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借鉴一些私营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建立了“岗位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企业运行机制,将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改为按每个人工作绩效和为企业创造的效益进行分配,上不封顶,下只保最低工资标准,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

迄今为止,企业的各项建筑、设施设备和营销成果都无不饱含着每位职工的血汗。公司2001年达到国家《药品经营许可证》验收标准。2002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利用县城改造的契机,通过全体职工集资,购买土地1.43亩,为了节约资金,公司领导和职工舍去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整整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加班加点拆除旧房1500余平方米,并按照GSP 要求,兴建了近2000㎡的营业场地及960㎡的地下阴凉库,于2004年5月投入使用。同年12月,企业顺利通过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认证,为甘肃省首批通过GSP认证企业之一。2009年,公司对位于洛门镇的中药饮片厂根据GMP 要求进行了改造与重建,建成年产4000吨的中药饮片生产线一条,同时增添了必要的设施设备,并与同年顺利通过国家GMP认证,成为武山县首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目前,公司药品储存符合GSP要求,库内三色五区标志明显,药品分类管理到位。

财富翻番 传统不变

多年来,公司长期担负着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390多个合作医疗诊所、药店及县医院、中医院、驻武部队、厂矿医院和岷县马坞、漳县新寺、甘谷磐安等地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工作。

2011年3月,依托武山县中药材种植资源优势,结合“公司﹢农户”利益联动机制,公司开始在武山县温泉乡李子沟村、双碌村、谢庄村、草川村建设3000亩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当归、柴胡、半夏、黄芪等中药材,走“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同年12月,公司4500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改扩建专项项目列入县政府日程。公司计划根据原料供应情况及市场需求,将现有年产1000吨中药饮片的生产线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建成中药饮片以及中药标准提取物生产线各1条,年产中药饮片和中药标准提取物4500吨。改造原药材库及成品库1600㎡,标准晾晒场1个以及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污水处理间、污水提升井、格栅井、一沉池、中和调节池、二沉池、接触氧化池、污泥浓缩池、化粪池各1座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项目改造及新增建筑面积为8340㎡,新增设备160台(套),新增劳动定员40人。

2012年6月,经多方协调,武山县政府在武山县工业园区给该公司划拨土地60亩,用于建设中药饮片深加工基地。公司计划在工业园区建设地产中药标准提取物生产线,年加工甘草、当归和黄芪各400吨,实现销售收入8688万元。企业建成后,将进行中药提取物产品生产加工,带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据介绍,自1997年至今,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公司药品累计销售额达1亿8千余万元,累计上交各类税金600余万元,社会总贡献达1.15亿元,职工工资翻了几番,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经营和生产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销售额每年保持20%的增长率。目前公司设有工会、政工、妇联、质管、经营、财务、经理办等7个职能部门,下设8个药品配送点和22个零售药店,一个中药饮片厂。现有在岗职工189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3名,占公司总人数的33.3%。

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医药市场复杂多变、异常严峻的形势下生存并发展,关键是源于它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位对企业忠贞不渝的带头人。因自身的不断努力和突出的业绩,许苏中当选为天水市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2003年抗击“非典”中荣获天水市“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荣获天水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先进个人称号和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7年荣获天水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荣获天水市“依靠职工办企业优秀管理者”称号及“创业明星”奖,2011年荣获天水市“劳动模范”称号。

文/本报记者 王兰芳  图/武山医药公司提供

新闻推荐

甘肃日报记者秦娜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时分定

本报讯(甘肃日报记者秦娜)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10月20日18时3分,定西市岷县发生4.0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震源深度6公里。此次地震属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余震。&nb...

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人人关心企业、个个当家理财 武山县医药公司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