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韭菜
“我的两亩地,全部都种韭菜,一年下来大概能挣3万多元,这还不算套种的菜花和包菜的收入。”在清池蔬菜产业园区,村民韩喜元一边忙着割韭菜一边高兴地说。清池村韭菜产业的发展使农民的“钱袋子”日渐鼓了起来,给农民致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清池村现有耕地面积2522.5亩,其中韭菜种植面积就高达1650亩,所产韭菜叶片宽大肥厚,口感辛香鲜嫩,是远近闻名的韭菜生产基地,也是武山县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第一批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3年,清池韭菜基地通过了环境考察和产品检测,所产韭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首家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2011年4月清池村又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核心示范区。
清池村韭菜种植采用统一规划、集中开发、连片建设、规模经营,更注重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和科技含量,先后引进平韭4号、791耐寒韭、久星系列韭等品种,提升了韭菜品质。走在阡陌纵横的蔬菜园区,村党委书记贾平元告诉记者,为确保蔬菜能够产得多、销得快,卖个好价钱,清池村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作用,将10种主要蔬菜价格信息及时通过信息服务站发送到武山县政府网和甘肃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同时该村坚持走“基地+合作社”的路子,成立了清池村蔬菜产业合作社,加强与县内外各地蔬菜市场的联系,并进行连锁经营,以拓宽韭菜的销售渠道和提升品牌力。此外,还投资300万元,建成了蔬菜恒温库8处,年贮藏量800吨,引进了真空保鲜膜技术,保证韭菜在长途贩运中保鲜不变质。
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清池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步子也迈得更大。如今,清池村户户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村路四通八达,为蔬菜产业化发展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民富裕了,环境卫生也不能落后,清池村现有一支30多人的保洁员队伍,定时定点对全村垃圾实行集中清理,消除了“脏乱差”现象。用韩喜元的话说“我没想到,韭菜不仅让我们鼓起了腰包,还让我们的村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推荐
...
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