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何辉】时下,行走在武山广袤的原野,只见当地农民抓住冬闲时节,耕地、施肥,全力搞好春耕备耕生产。
记者在咀头乡薛门村看到,该村群众正在一块块玉米田里施肥。记者询问一位送午饭的六旬老人:“大娘,时值腊月,人们都在为办年货忙前忙后,你们为何提前下田呢?”老人高兴地说:“娃娃,现在的日子好了,平时吃的穿的都和过年一样,家里种粮养猪,啥都不缺。再说今年有个闰月,暖得早,儿子打工不回来,我们劳力少,趁早下田,只要天一下雨,播种就不发愁。”库洞村村民邵林娃一家老少齐上阵,老邵高兴地对记者说:“去年我种了3亩全膜玉米,亩产600多公斤,收入5000多元,还有麦后复种地膜菜瓜收入的6000多元。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再有两三年,我的生活就能达到小康水平了。”“上有政府帮忙,下有干部操心,如今我们这庄稼种得可轻松多了。”在一旁追肥的一位乡亲接过话茬说。像老邵这样靠发展旱作农业增收致富的群众在该县不在少数。
记者从武山县农业局了解到,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在该县已深入人心,为了全面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去年,省、市、县多方筹集资金300多万元,补助地膜260吨,落实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13.3万亩。同时筹资20万元,制作了简易起垄覆膜机1300余台,整合项目资金购买玉米配方肥200吨,为顺利推进顶凌覆膜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截至目前已开展技术培训1.5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6万份。
新闻推荐
...
武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