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群阳光工作人员整理学生报名资料。本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本报讯(记者王学涛 实习生马艳)本报2015利群阳光助学活动自开展以来,已陆续收到报名资料300多份,目前还有更多的学生资料从全省各地寄往报社,对于利群阳光助学活动原有的100个资助名额来说,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阳光学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爱心资助,本报诚邀社会爱心企业、个人助力利群阳光助学活动,为这些家境贫寒却心怀梦想的学子送去一束温暖阳光。
市民纷纷援手资助阳光学子
武山县山丹乡山丹村阳光学子刘欣在高考结束当天得知妹妹不幸患有恶性骨肉瘤,高考成绩出来后,600分的高分也没有给他多少快乐。他一边牵挂病中的妹妹,一边为自己的学费发愁。刘欣面临求学困境的故事经本报刊发后,21日上午,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在看到报道后第一时间联系到本报,希望可以资助刘欣上大学。市民陈先生在得知刘欣已经被爱心人士资助后,表示愿意资助刘欣一些生活费,帮助他完成大学学业。
家住兰州市西固区的笪新悦在看到本报报道后也深深地被阳光学子身上的精神所感动,虽然她上班不到五年,但她希望可以每个月给一名贫困大学生资助200元生活费,帮助他完成大学学业。“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到3000块钱,一对一资助一名学生对我来说也比较困难,我希望可以每个月资助给学生200块钱生活费,为帮助阳光学子上大学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笪新悦告诉记者。
21日下午,年过七旬的市民陈阿姨带着1300元现金来到报社,除了自己捐助的1000元外,她还带来了周围的朋友捐助的300元爱心助学金。“我是一名退休工人,退休工资也不高,这些孤儿、单亲的孩子真的是非常的可怜,希望可以帮助到他们。”
像笪新悦、陈阿姨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虽然她们能力有限,但是他们无私的奉献,就像是一股股涓涓细流,滋润了阳光学子干涸的心田,为他们带来希望。
“微公益”爱心账户公布
一份份报名资料就像一艘艘小舟,承载着阳光学子对于未来的梦想与希望,每一份报名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阳光学子对于梦想的渴望和当前困境下的彷徨,他们虽然家境贫困,但是他们阳光、坚强,他们乐观、向上,在经历过无数的风雨之后,他们依然坚信可以沐浴阳光。
每一份报名表,都深情讲述了每一个阳光学子成长的故事,孤儿、单亲、残疾……很多阳光学子成长的故事中都包含着这样的词汇,他们的成长过程饱受苦难、历经风雨,但是苦难没有打倒他们,风雨没有摧残他们,他们用自己的坚强和努力站在人生最为重要的一个十字路口,现在一句问候、一声鼓励、一个拥抱都能带给他们前进的力量。正是源于一份感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拭去他们眼角的泪水,为他们带去一束温暖阳光。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爱心资助,本报诚邀社会爱心企业、个人助力利群阳光助学活动,帮助这些家境贫寒却心怀梦想的阳光学子沐浴温暖阳光。
10元、100元、1000元……每一份小的爱心,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滴水般举手之劳的付出,但当几百份几千份爱心凝聚起来,就是一股爱的泉流,将滋润更多阳光学子的心灵,为他们的大学梦增添一分希望。
本报利群阳光助学活动“微公益助学专用账号:6214 8693 1115 5136 开户人:阎世德开户行:招商银行兰州分行新港城支行
声明:该账号为本报利群阳光助学活动指定的唯一专用捐款账号,不作其它用途,该账户每一笔爱心捐助的数额、用途都将通过本报进行公示。
微公益爱心助学名单公示:李先生 1000元;李行善 1000元;陈依增 100元;陈奇美 100元;赵元楚 100元。
新闻推荐
市民微心愿 晨报助愿 为儿治病老人捡剩饭菜度日 医费无着期待热心人施援手
梁雪峰(右)将捐款交到张汉文父亲手中。“近日,有一位老人常到学校食堂吃同学们的剩饭菜充饥。经了解,这位老人和一家人真的很可怜,希望社会爱心人士帮帮这位身处困境的老父亲。”5月21日,兰州大...
武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