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武山新闻 > 正文

武山:百条泥土路变成致富路 本报记者 何辉

来源:天水日报 2015-09-14 12:37   https://www.yybnet.net/

张富保家在城关镇南峪村的一个自然村,山大沟深,长期以来由于道路不通,所种的经济作物卖不上好价钱。“今年道路通了以后,我种的架豆王卖了好价钱。”他高兴地说。村里70多岁的老党员张大爷看到进村的泥土路即将铺成水泥路,感慨地说:“盼了几十年,好政策终于爬上我们‘山顶顶\’了!”

***给这里原本落后的山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武山县委书记索鸿宾说,***要紧盯“死角”,重点关注偏远山区贫困群众的期盼和需求,不能让任何一个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掉队,要让群众深切感受到扶贫攻坚的决心和力度。

路带来了南峪村的发展,村民的生活也随之改变。“你家有洗澡间吗?”“有啊!”村民闫妹妹带记者看她家的洗澡间。“像这样建起洗澡间的人家南峪村多得很。”村支书张兴田说,以前都称农民是“泥脚杆”,现在只要从田里回家后,个个都洗得干干净净。原来刷牙是个新鲜事,现在普遍得很。“谁人不爱干净爱卫生啊,以前那是没条件。”闫妹妹接过话茬说,现在早晚洗脸刷牙、换睡衣睡觉,村里的妇女都已经形成习惯。

下湾村位于四门镇西梁片区的浅山半干旱区,海拔在1200米以上,适合种植架豆王、全膜玉米和麦后地膜复种菜瓜。每年七、八、九月份,正是武山架豆王丰收销售的季节。据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李书寿介绍,该县西梁种植的架豆王亩均收入4000—6000元之间。2014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00元。

今年在西山梁种植蔬菜时,干部给农民承诺:菜销售前,一定把路修到田间地头,打消群众顾虑。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武山县委、县政府产业扶贫开发、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

在外打工10多年的张贵明租了5亩地种蔬菜。“都是请人在种,今年算下来赚了4000多元。”张贵明高兴地说:“没有路,知道赚钱也不敢种,自己运出去赚不了钱。”

穷乡僻壤修通了乡村公路,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扶贫力度越来越大,人们脱贫致富的激情和信心越来越足,可谓武山扶贫攻坚为民撑起了一片天,泥土路变成了“致富路”。

武山县下真功夫破“老难题”,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大力实施通乡油路、通达通畅和农村“双通”(通自然村,通田间道路)三大工程,使15个乡镇的344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或沥青路,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86.2%。目前,全县建成农村公路225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2618公里,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迅速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同奔小康

新闻推荐

武山加快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进程

本报讯【见习记者杜斌】10月10日,记者从武山县获悉,该县通过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逐步解决供电电压低、电网安全隐患、群众用电质量差、无动力电源等问题,进一步加快了贫困村动力电全覆...

武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武山:百条泥土路变成致富路 本报记者 何辉)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