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桦林乡寨子村是一个海拔1900余米的典型干旱山区村,贫困人口比例达65%,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自该村被确定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双联帮扶点以来,管委会主要领导多次到村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之策。今年7月全市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管委会第一时间向该村派出了驻村帮扶干部,以基础建设配套化、扶贫攻坚精准化、联系群众制度化为目标,全力向“减贫摘帽”发起全面冲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开发区驻村工作队通过群众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监督、确认审核等流程,完成了贫困村登记表的修改登记和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更改录入工作,共识别建档立卡户114户560人。
——完善基础设施。开发区管委会先后资助该村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村阵地及文化广场工程。该项目总投资52万元,修建面积138平方米的村阵地,文化广场垫高、硬化11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村内亮化工程。计划由开发区管委会筹资10万元在该村安装太阳能路灯27盏,将于11月前完成安装。三是通自然村(闫家坪)道路沙化工程。利用县财政资金,对寨子村到闫家坪村共1.8公里的道路按照路面宽度6米、铺砂厚度10公分的规格进行加宽改造和沙化,已于8月份建成投入使用。
——办好惠民实事。一是严格按照要求发放扶贫贷款。截至目前已向22户贫困户发放***专项贷款109万元,已完成今年发放目标。二是打通信息渠道,接入互联网。开发区管委会出资9000余元为村农家书屋配备电子阅览电脑2台和打印复印一体机一台。三是谋划设立村幼儿园,目前正在对该村适龄儿童进行统计,如有必要将于明年正式开园。四是鼓励村民组织了舞蹈队,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并计划年底组织秦剧演出活动。
——培育主导产业。围绕制约寨子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发区管委会重点谋划了核桃种植、羊养殖业、劳务经济三大富民增收产业。计划到2017年帮扶该村建设300亩以上的早熟核桃经济林,目前管委会计划先期筹集资金5万元购置苗木5000株,在今年实施秋季种植面积100亩。另外,谋划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寨子村实现羊养殖规模化、企业化,将羊养殖产业培育成为寨子村支柱产业。同时,依托开发区就业资源的优势,在寨子村设立了开发区劳务工作站,对寨子村乃至全乡范围内初高中毕业无业青年进行培训,并安置到开发区企业就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武山县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培育合作组织、推进园区建设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各方面社会资本投资蔬菜、畜牧、林果、中药材等...
武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