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9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联合发布的甘肃省首批100所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名单中,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赫然在列。
一所民族地区的高中,在激烈的应试教育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赢得社会的认可已属不易。但它仍然在全省申报的304所德育示范学校中脱颖而出,顺利入选全省首批百所德育示范学校名单,足见其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的重视,也反映出学校在德育方面突出的举措和良好的成效。
然而,是什么让学校对德育工作如此重视?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又是如何将德育常规教育的内容嵌入师生的思想认识和日常行为之中?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日前走进张家川县一中进行了采访。
走进张家川县一中庄重雄伟的教学楼中,记者看到,在一楼走廊的两侧,分别悬挂着印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匾框。在教室、实验室、走廊,随处可以看到品德养成、励志等方面的格言、警句等,所有这些,都使记者感受到学校良好的德育氛围。
在校长办公室,校长米文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位三十年前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的张家川本土校长从2007年调任张家川县一中伊始,就将“创一流环境、建一流师资、育一流人才、办一流名校”作为学校的奋斗目标,也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谈起学校近年来注重师生德育工作的初衷,米文贵告诉记者,以自己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的经历来看,无论是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还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我始终认为,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还在师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修养上,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老师就不能成为好老师,学生就不能成为好学生”。米文贵说。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只凭简单的说教,更需要一定的活动来推动、优美的环境来熏陶、良好的师德来引导、完善的制度来保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家川县一中在德育工作中,经常结合植树节、“五一”、建党节、重阳节等重点节日,组织学生在社区、学校、敬老院等地,开展义务劳动、演讲比赛等活动。邀请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到校园开展法制讲座、防震演练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奉献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感恩意识;要求每个班在每周举行一次主题班会,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学生主持,对每个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检视、自我修正、自我完善。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晓馨】5月26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庄河村就双联行动和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调研。他强调,要积极争取和落实扶贫项目,大力实施双联行动、整村推进等...
张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