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一家亲的故事,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代代传承,并播之四方。
在唱响民族团结歌的同时,随着***精准脱贫的深入开展,张家川走出了一条富民和谐发展之路,实现了一个民族贫困县的巨变。
如今,在瑰丽的回乡风情园里,飞鸟掠过清澈的湖面;在广阔的田野,畜牧养殖场星罗棋布;在众多亮丽的都市里,都有从这里走出去的拉面师老板……
8月20日—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张家川县督查调研***工作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张家川县提出了“跟党走、奔小康,强团结、重适应”的工作要求。
“省委书记王三运的指示精神是我们进一步搞好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县委书记刘长江在调研结束后,迅速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靠实工作责任。
在新的起点上,张家川县从“跟党走、奔小康,强团结、重适应”12字总要求四个方面展开布局,全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跟党走:坚定民族工作根本方向共同体意识越走越宽广
“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闫家乡车古村村民马建康是当地的养牛大户。他抓住政策机遇,运用科学的养殖技术,牛存栏达到百头,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目前,车古村存栏10头以上的养殖户就有30多家,养牛已成为车古村的致富产业。在个人致富的同时,他还琢磨起了地标品牌的大事,并成功注册红花牛养殖场。
正是在党的政策的引领下,很多像马建康这样的贫困户成了致富带头人。
张家川县是陇东南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唯一的民族县,也是一个国扶贫困县。充分认识党在民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县域内各民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共识,是县委、县政府深入联系民族自治县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省委书记王三运“跟党走”重要指示精神实质所得出的结论。
“张家川县是一个民族宗教大县,也是一个和谐县。”张家川县伊斯兰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主任兼张家川回乡风情园清真寺教长李元珍阿訇告诉记者,县上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据介绍,张家川县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贯穿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拓宽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保证回汉群众共同当家作主,努力实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提升民族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又是目前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共有基层党组织783个,农民党员占57.61%,少数民族党员占64.10%,少数民族干部占62%。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
张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