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张家川新闻 > 正文

蔬菜大棚成了“聚宝盆”

来源:天水日报 2016-03-25 12:12   https://www.yybnet.net/

□特约记者马德海

“大棚蔬菜抢的就是时间,抓住时令早点栽种才能提前上市,让蔬菜卖个好价钱。”3月19日下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川王乡铁洼村的蔬菜基地里,蔬菜种植能手海智国一边平整土地,一边对记者说。

从露天菜到蔬菜大棚,海耀福种植蔬菜已有七年之久了。前几年由于资金有限,安装不起能够智能控温的设施大棚,海耀福就引进普通棚开始试种,普通棚本身没有保暖设施,只靠一个塑料布,日照取暖,升温快、降温快。到蔬菜价格最好的冬季,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棚里的辣椒枯萎死去。海耀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此,他下决心,今年一茬菜收获结束后,就准备淘汰落后的设施,安装智能控温的设施大棚,准备好好学习技术,加强管理,抓好春冬两季蔬菜的生产,争取再增加收入。

海耀福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种植了9个大棚,2个育苗大棚,大概收入了8万多元,虽然辛苦,但数着手里的钞票心里还是挺快乐的。在海耀福旁边的菜农马而利、李娟娟夫妇不顾近日室外的寒冷,正在平整自家的土地,准备搭建蔬菜大棚。这对原本在外打工的夫妻,2015年在***政策的支持下,回乡建大棚种蔬菜,一口气建了5座大棚。马而利说,在乡村两级的帮助下,他开始搞蔬菜大棚。因为缺乏经验,从去年一开始就向有种植经验的师傅和县上的技术人员请教,结果去年大棚收入不错。同时他去年闲的时候还可以到附近打零工,比起往年在外打工挣钱,在家挣钱更方便自由。

铁洼村村主任马守杰告诉记者,村里现有冬暖棚2个,蔬菜大棚近300个,无公害蔬菜基地300多亩。他家也搞了5个大棚,去年赚了1万多元。设施农业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乡村干部典型引路的结果。2010年村里动员村民们搞大棚种植,因为不知深浅,没有一个人愿意搞。当年年底,村干部带头先种,年底每个大棚便净赚3000多元,并且成功注册了“铁洼红”辣椒商标。看到几位村干部搞大棚蔬菜效益可观,近年不少村民也主动搭建大棚,大棚面积一下子扩大了不少,农民的收入也年年提高。

近年来,张家川县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出台政策,加强指导,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农业生产实现从零散种植向规模化、特色化、有机化、标准化生产跨越,让过去一直靠种植农田作物为生的农民有了增收新途径,帮助引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本报讯【记者郝勤学】5月18日,全省统战部长座谈会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王玺玉在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中央、省委关于统一战线重大决策部署调研检查活动,深入开展自查...

张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张家川,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蔬菜大棚成了“聚宝盆”)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