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安丘新闻 > 正文

整合课程 领航学生全面发展 安丘市实验小学“实践与体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来源:潍坊晚报 2016-11-0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当前课程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聚焦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科学、信息技术;这些本应该以实践与体验为主的课程,教师却进行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缺少实践与体验,被动接受课程;课程内容重复交叉,无专职任课教师,学生学习无趣,学业负担重。课程聚焦的问题也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课程整合与创生。自2015年始,安丘市实验小学打破原有分科课程间的壁垒,有效衔接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和社会生活,大胆整合开发了一门供各年级使用的校本课程——《实践与体验》课程,该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模式等多方面已形成了学校自己的思想,同时编写了一系列的校本教材,在实践层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与体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推动了学校课程形态、课程内容、课程与人的全面整合。

1呈现课程本质整合创生课程

1.课程整合的门类。课程整合的门类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七门课程。学校把七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实践与体验课程。实践与体验课程属于校本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

2.课程整合的底线。(1)课程内容不减少。虽然课程门类减少,但是课程内容没有减少。我们重点把不同学科之间一些交叉重复的、内容相近或相通的进行了整合,不能整合的、无法整合的内容仍旧单独保留,同时还结合学校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拓展与挖掘。课程内容整合是一种再创造。它并非简单的堆砌累加,而是基于课程性质的内在联系发生的“化学反应”,它重塑了学科内容体系。(2)课程目标不降低。实践与体验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依据原有课程的课程目标整合而来,但是目标不是对原有目标的简单罗列,而是先罗列目标,然后进行目标整合,最后对目标重新进行深度的准确的描述。整合后的课程性质、核心素养一目了然,原来在分科教学中被忽视的课程素养也将被“唤醒”。(3)教学课时基本不变。课时充足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每个年级的实践与体验课程的总课时与原有的课程的总课时数之和基本保持一致,但是通过删、减、增、补,以及深度的内容重组,教学课时每个年级每周减少2节,结余的2节课时,用于学校实施学校的个性发展课程。

3.课程整合的方式。我们以“主题”统领课程,采取跨学科整合的方式。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课程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可以迁移的方法,将7门课程,整合为1门,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情境。该校本课程的整合,经历了“目标分析与整合、内容梳理与重组、主题选择与确定、活动设计与实施”四个阶段。

4.课程内容的呈现。整合后的内容均采取主题式整体化的设计模式。每个年级根据课程整合的内容,分为10个左右的板块,每个版块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一个命名,一个版块就是大主题。低年级只有一个大主题,一课就是一个大主题,大主题下没有小主题;中高年级在大主题下分5个左右的小主题,小主题内容是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和联系的。不管是每个大主题还是每个小主题都是进行了一体化的整体设计。各年级的每个主题版块均具有自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活动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活动名称;2.活动内容;3.活动内容的整合来源依据;4.活动目标;5.活动目标的整合来源依据;6.教学课时;7.教学准备;8.教学实施策略。

2推进课程实施实践磨砺课程

1.全面部署,重点突出。(1)课程呈现。实践与体验课程在课程表内是分散式安排的。(2)教师安排。任课教师由整合前的课程授课教师担任。一些需要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的课程内容,学校根据实际,再增加课程执教的辅助老师。(3)主题分配。由学校安排和任课教师自主认领相结合的方式分配主题。任课教师认领主题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特长、能力,基本原则就是能够把主题活动教学更有效,更到位,学生更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转变观念,加压驱动。整合就像“润滑剂”,它让课程、教学更加立体、更加“丰满”有底蕴,更有适应性、选择性,也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1)课程的实施突出实践与体验。实践与体验课程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树立大课堂观念,切实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课程的实施以三种课型为主。一种是指导课,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学习计划,指导学生怎样参与实践与体验;一种是实践课,像社区实践、家庭实践、网络实践、社会实践等,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或者学生自主参与实践,要有效的利用学校资源,功能教室资源,家庭资源,校外资源;一种是汇报课,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汇报交流,汇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文字式、手抄报式、研究报告式、图片式、PPT式等,汇报同时,教师进行点拨、引导、深化、评价。(3)课程备课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学校设计实践与体验课程备课专用纸和学生参与活动的记录表格。备课专用纸,要突出“实践与体验”,突出课程的特点,每位教师只备自己任教的主题板块,但必须参考校本教材备足课时,下载好相应的课程资源。学生参与活动的表格,授课教师要按照主题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设计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需要的各类表格,并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中案例、图片及视频等材料的积累。为了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力求达到“四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动性。一是还原出教材的创造空间;二是明确备课任务,灵活处理;三是特色鲜明;四是多方位整合。

3.变革课堂,增强实效。所有的课堂变革都只有一个基点,那就是为学生打下学习与精神的底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奠基。学校确立了实践与体验课程授课的基本要求,突出“六性”,较好地帮助学生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整体课程功能的发挥,保证了课程实践的正确方向。(1)实践性。实践与体验课程的所有的主题教学,都要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主,每一项教学内容,学生都要“亲力亲为”。(2)体验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经历切身的体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就是学生学习成果的生成过程,也是教学目标的生成过程。(3)开放性。校园、家庭、社区、自然、社会都是教学实施的课堂,是大课堂,更是开放性的课堂。(4)主体性。实践与体验课程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课程目标才能在学生身上实现。(5)过程性。实践与体验课程,注重的是学生实践与体验的过程,而非结果。学生经历了实践与体验的过程就是最成功的收获。(6)拓展性。实践与体验课程依据整合后的校本教材组织教学,但是组织教学并不局限于校本教材,根据主题内容,授课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可以与语、数、英、音、体、美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也可以在横向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纵向整合。这样的课程整合就会做得更深、更实、更透。

4.多元评价,高效运转。(1)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遵照课程改革理念和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对学生采用多元标准进行个性评价,分为思想品德、学习方式、实践体验、体育健康、综合能力五大方面。这样的评比奖励,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对教师采取系统化考核方式。为保证课程整合后教育教学质量不下降,学校采取系统化考核方式,分三大块:课堂+案例+成果展示。学校定期进行课程整合课堂研讨,教师要围绕某个展示主题或某种探究方法,提供优秀案例和上水平的展示课。课堂展示能充分体现“整合”的课程理念与初衷,充分体现个性鲜明的教学模式。学校还随机抽取实践作业、综合测试,学生问卷、家长问卷调查,对教与学各环节进行监测。

3拓宽活动时空融汇学生体验

1.资源引领实践。主题课程内容为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性环境和弹性空间,走向学习者与社会整合的最高境界。学校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社区、校外主题课程实践基地及青云山、汶河等地域资源,家长、社会人员与老师一起形成课程实施共同体,建立各类兴趣小组,让学生走向校外学习场所,将学习领域拓展到实践活动中,激活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通过主题或项目研究,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验课程的价值。

2.实践提升动力。学生进行实地测量、社会调查、小花园设计、污水处理、策划节日等,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事情自行整理,记录下来。通过调查、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体会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使学习变得有趣、有用、有意义。在夯实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多向发展的需要,并及时引导学生将活动兴趣内化为对主题学习的动力。

经过两年多课程整合实验研究,成效显著。一是形成学校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二是形成课程整合实施的基本经验;三是创生校本课程,开发系列校本教材;四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转变;五是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习充满渴望,学生个性张扬,爱学、学得轻松愉快,课堂厚重而有内涵、素材鲜活且容量大、学生兴趣盎然、全身心投入,研究展示方式科学多样使整个课堂充满着激情,课程整合让教学焕发出奇妙的魅力。该成果有基本理念,有成系列的教材,操作性、实践性都很强,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015年12月16日,在潍坊市教科院组织的“2015课程整合和双改行动研究典型成果推介会议”上,研究经验作为全市典型成果被推介,张宝成校长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该项成果被收入《2015潍坊市小学双改行动研究成果汇编》,该研究于2016年2月被列为山东省十二五立项课题。

目前,只研究同年级的不同小科之间的横向衔接与整合,今后还将尝试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进行纵向相关整合。今后继续完善《实践与体验课程》,制定具体的课程标准,开发更有实效的校本教材,让实践与体验课程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让课程引领着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成长、学校健康发展!通讯员赵瑞丽韩杰别永林

新闻推荐

即日起至年底开展全市范围气瓶充装单位专项整治工作

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安丘市气瓶充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0月25日上午,安丘市市场监管局在该局五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会议。会上决定自10月底至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气瓶充装单位专项整治...

安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整合课程 领航学生全面发展 安丘市实验小学“实践与体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