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蓓谭佃贵
本报通讯员刘久平宋晓东
安丘市着力推动标准化战略,实施省级以上标准化项目17个,22家企业、单位制定标准77项,以“标准化”引领全域、全行业、全业态迈向高端,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好戏连台,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安丘路子”。
引领企业占领行业制高点
12月11日,潍坊亚东冶金设备有限公司厂区内,工人们正在装车,一批冶金设备准备发往上海电气。作为一家并不太知名的中小企业,能联手世界一流名企,自有它的独门秘籍。“行业中谁掌握标准,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公司总经理张玉廷说。
手握两项国际标准、三项国家标准,让亚东冶金“小树也能攀高枝”。该公司制定的IEC60779、IEC60519-8两项国际标准,填补了我国在电渣冶金领域的技术空白,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今年销售预计增长近3000万元。
亚东冶金仅是安丘市标准化建设的一例佐证。无独有偶,长安铁塔公司参与制定的《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等多项铁塔行业标准,被全国585家输电线路铁塔类生产企业采用,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在特高压输电方面率先实现了“中国引领”和“中国制造”。
一流企业做标准。安丘市成立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以及《实施标准化战略推进计划》,设立制定标准奖,鼓励企业参与制定标准,增强市场竞争力。近两年,共表彰企业16家,发放资金100余万元。
目前,金鸿、亚东冶金、科灵空调等22家企业、单位共制定国际、国家标准77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8项,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个、在建3个。
标准化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今年6月,国家蔬菜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项目花落安丘,作为又一国家级标准化综合改革重点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为蔬菜出口添油加力,预计可增加产值1.58亿元。
安丘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以实施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提升项目为抓手,着力推动农业示范区创建。已建成生姜、出口芦笋、大樱桃和草莓等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基地面积51万亩,构建6大类40个标准综合体,农产品全链条、可追溯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全国叫响。
“以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增创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安丘市农业局局长戴军说,通过“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运营推广,包装农产品89种,平均溢价25%,生姜、大葱等优势农产品品牌覆盖率达85%以上,实现优质优价。
标准化助推农业升级,优质安全成为金字招牌。鲁丰集团、潍坊润康食品等67家企业通过HACCP、英国BRC、德国IFS等国际认证,在同行业中率先拿到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搭上了产品出口国外的直通车。优势农产品出口市场扩大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安丘市蔬菜出口占全省的16.8%。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每到旅游旺季,村里的农家乐都忙不开了。”安丘市辉渠镇白山头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兴说。
城里人为何愿意到这穷乡僻壤?这其中是有缘由的。以前守着好山水不知道是“金疙瘩”,现在村里成立了莲花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凤凰泉、“望海山居”、“石岩风貌”等项目,贫困乡村展现了新风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丘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把脉开方,着力实施“标准化+乡村旅游”模式,推广农家乐标准化运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把绿水青山“变现”。目前,全市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7家,农家乐特色标准化示范村6个,“柘乡人家”等4家被授予“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
在“标准化+”战略中,安丘市突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政务服务品牌,激发经济活力。针对解决群众、企业在办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安丘市扎实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依托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今年,新发展市场主体7861户,同比增长26.4%,政务服务满意度列潍坊市第1位。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在建的国家级标准化项目,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带动全市整体质量水平提升,以高标准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蝶变腾飞。”安丘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永刚说。
新闻推荐
为了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提升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水平和整体层次,给老师们搭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共同提高教...
安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