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昌邑新闻 > 正文

昌邑市精心打造一批红色村史馆,深度挖掘村史馆教育价值 为乡村振兴打造精神家园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3-23 05:27   https://www.yybnet.net/

□都镇强报道春节期间,昌邑市卜庄镇的群众到在位于该镇西董村村史馆(中共胶北特委旧址)参观,了解当地红色历史。□本报记者杨国胜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王鲁兵孙金涛

春节过后,昌邑市柳疃镇太平集村党支部书记徐相涛又忙了起来。由于原有的村史馆面积较小,太平集村准备利用村“两委”办公室对面的空地重新建设一个全新的村史馆,并将在原有陈列馆基础上,增设村史走廊。“这两天,已经联系好了施工队,准备开工了。”徐相涛告诉记者,原先的村史馆是用村里的旧房子改建的,受限于建筑面积,很多村史无法呈现在村民面前,在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下,新建村史馆成了开春第一件大事。

太平集村现有的村史馆是以该村走出去的组工干部徐迈的事迹为主,命名为徐迈事迹陈列馆。走进这个去年春天打造的村史馆,记者了解到,徐迈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村里最早的一批党员,1940年至1982年期间在中央组织部工作。“办学育人不收学费”“追寻光明迈向延安”“不畏艰险守护档案”等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无不让参观者深受感动。“我们每月20日组织党员到陈列馆集体学习,学习自己村走出去的革命者,凝聚我们村党员的力量,让党员们争当太平集村发展的先锋队员。”徐相涛说。

据昌邑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孙建设介绍,包括太平集村在内,昌邑市充分发挥农村红色资源优势,围绕着“传承红色历史,汲取前进力量”,打造了一批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村史馆,突出党性教育、政德教育、信念教育和家风教育,用以教育党员、凝聚群众,为实现“治理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昌邑市已建成19个红色村史馆,有23个正在规划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200个左右的红色村史馆。

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昌北县委驻地,昌邑市龙池镇马渠村涌现了众多感人的革命事迹。2017年,龙池镇为马渠村连片整修名人故居,挖掘整理红色文化和名人文化,建设了能够集中展现红色村史的“马渠村史馆”、纪念先模人物的“马渠名人馆”和“红色马渠”党性教育基地。

“我们村第一个党员是1937年入党的,第一个党支部是1938年建成的。建设红色村史馆太有必要了,不仅仅将历史记录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向青年人传承我们的红色文化,让他们知道身边就有这么多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先辈们。”谈到红色村史馆,67岁的马渠村村民魏仁周说。

在昌邑市卜庄镇姜泊村村史馆,周末回家的大学生姜宏钊又一次来到村史馆参观。“原先只知道我们村建村挺早的,有不少有年头的房子,但详细的历史知识很匮乏。”姜宏钊告诉记者,到了村史馆才知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是革命志士云集的地方。

不仅仅是姜宏钊,越来越多的村民和返乡探亲的市民受到了红色村史馆的教育。节假日期间,昌邑市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中小学生、返乡人员,到村史馆接受红色教育,并开展座谈讨论,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近两年,先后有1.7万多人进馆参观,收集意见建议530多条。

昌邑市打造红色村史馆,并非只是打造一个“花架子”“空摆设”,而是整体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红色与美丽互彰,史馆与乡村相融”,是昌邑市打造红色村史馆遵循的基本原则。红色村史馆的打造必须与乡村文化建设、过硬支部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体规划、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村史馆建设的价值,汇聚更大的发展力量。“我们以红色村史馆为主阵地,把红色村史馆建设作为过硬支部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大力量下沉、经费保障、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和服务保障力度,带动提升基层支部阵地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孙建设说。

20年前,柳疃镇还流传着“太平集,不太平”的说法,而太平集村如今已成了让周边村羡慕的富裕村。“从村集体年收入不足4万元,到如今突破40万元,靠的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党支部,靠的是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徐相涛说,在党员干部身先示范下,成功打造了“党支部+项目”致富联合体,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到工厂打工,全村有110多户在昌邑市区购买了楼房。可以说,从实践效果看,红色村史馆的建设有力提升了基层支部阵地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目前,昌邑市已建成村史馆所在支部全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表彰、纳新及贡献比率均为同比最高。

同时,昌邑市通过举办文化下乡、村史展览、红色旅游等方式,带动党员群众近距离感悟红色文化、优秀传承,营造崇尚英模、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通过配套抓好路、墙、亭、馆等要素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推动了整体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村风民风的转变。目前,昌邑市已组建红色村史宣传队20余支,带动新增乡村文化活动900余个,新增特色旅游村、生态文明村16个,72个村创建为和谐文明村,70%的村镇达到市级及以上文明村镇标准。

“通过把建设红色村史馆,开展红色教育作为实施乡村有效治理的新方式、新路径,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新风正气,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昌邑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筱芹说。

新闻推荐

昌邑 实施新农村绿化

3月12日,昌邑市潍水田园综合体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数百人精心植下一棵棵银杏、白蜡、高杆海棠等,掀起了打造“文山潍水·绿满昌邑”的新高潮。该市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

昌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昌邑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许世友在古城2018-03-09 10:42
评论:(昌邑市精心打造一批红色村史馆,深度挖掘村史馆教育价值 为乡村振兴打造精神家园)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