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昌邑新闻 > 正文

让冰冷的铁窗变得有“温度” 王利锋从事检察工作31年初心不改,当选“齐鲁最美检察官”

来源:潍坊晚报 2018-12-24 09:07   https://www.yybnet.net/

说起看守所,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高墙、电网、铁窗,一个和外界隔绝的空间。在昌邑市人民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室,有一个致力于通过有效的监督,维护监管秩序,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检察官,他就是已经54岁的王利锋。作为昌邑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局长,王利锋从事检察工作31年。31年来,他初心不改,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确保了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让冰冷的铁窗“有温度”,他所在的刑事执行检察局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先进集体”,其本人也多次被记功授奖。

同事眼中的“活字典”

54岁的王利锋是昌邑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局长,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目光坚毅有神,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举手投足间有一股学者气质。几乎每天王利锋都要到看守所监区转一转,这是一条他再熟悉不过的路,早已记不得曾经走了多少遍,可他依然不知厌倦。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述包公铁面无私断案、狄仁杰不畏强势秉公执法等故事,他们的形象,已经深深烙在王利锋的脑海中,而公平正义的追求,也深深植入他的灵魂。高考时,成绩优异的王利锋考入了华东政法大学,并立志要运用法律为民作主,伸张正义。

1987年,大学毕业的王利锋被分配到昌邑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由于当时检察机关刚恢复重建不到10年,检察人员中学法律专业的很少,学历也普遍不高。为提高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上级检察机关决定组织人员进行学历和法律专业知识自学培训,作为昌邑市人民检察院第一个科班出身的法律专业人员,王利锋接过了这一重担,被组织上任命为辅导员。

为不耽误白天的正常工作,每天的凌晨四时多,王利锋早早地起床备课,晚上和周末时间加班给干警授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培训,昌邑市人民检察院45周岁以下干警全部达到法律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水平。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单位里年轻的干警办案中遇到问题,都乐意向王利锋请教,他都能迅速地指出应适用法律规定的哪一条哪一款,有人戏称王利锋为“活字典”。王利锋发挥特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了大量理论调研文章,其中23篇被国家级报刊杂志采用。他撰写的《检察机关纠防超期羁押的理论与实践》被评为潍坊市检察机关第一届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优秀论文。他经过大量调研分析论证,写出《减刑假释裁定不当超过20天时间人民检察院都能提出纠正意见》的调研文章,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厅理论调研文章采用,并作为主流观点在答复中采用,解决了实践中的难题。

教育感化挽救体现检察温情

2017年12月的一天,天气已经转冷,王利锋在监区例行巡视检查时,一名未成年在押人员引起了王利锋的注意。经调查了解,在押人员张某年仅17岁,家庭情况较为特殊,其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是残疾人,多年前断了一只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张某平时因为缺少管教,整日跟不良青年厮混,这次因为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鉴于张某犯罪情节轻微,王利锋从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积极与张某所在学校、村委会联系,听取多方意见后,最终作出了不予批捕的决定。

案件虽然办理结束了,但王利锋又考虑到张某平时无以维持生计,缺乏家庭教育,极有可能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于是王利锋与张某所属社区人员多方奔走,联系到当地一工厂同意接纳张某为员工。王利锋又为张某购买了崭新的铺盖和衣服、鞋子,鼓励张某积极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看着新购买的衣服被褥,张某含着热泪说,以后一定不会辜负检察官的帮助和期待,好好工作回报社会,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听到这句话,王利锋放心了,因为他相信,张某以后再也不会违法犯罪了。

谈话教育是刑事执行检察官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谈话能了解情况、把握思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教育、感化犯人,为冰冷的铁窗内增加恰如其分的“温度”。王利锋坚持对看守所每一个新收押人员都进行谈话,哪些人家庭有困难,哪些人身体不好,哪些性格倔强容易暴躁,王利锋都了如指掌,并注意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大对在押人员的人文关怀,依法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押人员也都把他当成可以信任的人,愿意跟他讲心里话。“一见到王检察官,我就冷静多了。”曾有过激行为的在押人员王某感慨地说道。

铁面无私又缜密细致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既有刑事案件的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职能,又有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和监管场所执行活动监督职责,还有强制措施执行监督职能和羁押必要性审查职责。作为昌邑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局长,除了干好工作外,还要抵御各种诱惑和考验。

2013年,一名被告人因怀孕被暂予监外执行,但哺育期满后未及时收监执行,王利锋依法进行监督纠正。被告人家属得知后找到王利锋,并送上人民币5万元,要求高抬贵手,被王利锋坚决拒绝,并对当事人进行了释法说理教育,最终该被告人被依法收监。

2014年5月,王利锋同在押人员李某谈话时发现,李某情绪激动,并喃喃自语“我没有罪”。凭着职业敏感,他感觉中间可能存在问题。他主动与李某进行面对面谈心,关心安慰,开导劝解,最终使李某稳定了情绪,打开了心扉。经初步了解,李某是一名普通农民,平时老老实实在家务农,不清楚因为什么原因被关进了看守所。

自由是宝贵的,失去自由的时间却度日如年。如果李某真是被冤枉的,那一定要尽快为他查实澄清。根据李某提供的情况,王利锋和同事又到李某所在村镇,走访村镇干部和群众,最终了解到这是外省一办案单位因工作疏漏而导致的一起因当事人姓名一致而被错误羁押的案件。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王利锋多次与该办案单位联系沟通,后该办案单位将李某依法释放并给予相应赔偿,防止了一起错案的发生。

女儿受其影响成为检察官

在王利锋的影响下,他的女儿从小就坚定了也要做一名人民检察官的理想,并在一篇作文中写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检察官父亲那豆绿色的大沿帽、金灿灿的检徽、红艳艳的肩章,还有那洗得略微泛白的制服”。后来,王利锋的女儿也成功考入华东政法大学,现在也成了一名出色的检察官。

“执着坚守,以工匠精神筑梦;满腔赤诚,为公平正义鼓呼”,王利锋同志正是以他对检察事业的一片真心,发扬精雕细琢、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用心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2017年,王利锋办理的罪犯朱某某刑罚交付执行法律监督案件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刑罚交付执行法律监督精品案件,是全省唯一入选的案件;办理的刘某某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精品案件。

昌邑市人民检察院驻看守所检察室连续两届被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派驻监管场所一级规范化检察室”,王利锋也多次被上级记功授奖,被授予昌邑市劳动模范。今年11月,王利锋还荣膺首届“齐鲁最美检察官”。

文/图本报记者宋树云

新闻推荐

潍坊“宿将杯”篮球赛落幕

本报讯12月8日上午,2018年潍坊市第四届“宿将杯”篮球联赛在潍坊锐邦球馆圆满落下帷幕,潍坊老伙计俱乐部、昌邑代...

昌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昌邑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为村庄立传2018-12-21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让冰冷的铁窗变得有“温度” 王利锋从事检察工作31年初心不改,当选“齐鲁最美检察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