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周振鹤经过统计发现,中古时期(两晋到唐末)一直维持强盛势头的家族,一共有30个,这30个家族中,琅琊王氏总共出了五品以上官员199人,高居首位。琅琊王氏为什么这么牛?
琅琊王氏的发迹,是从他们后来追认的“一世祖”王吉开始的。
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士子通一经就可以入仕,王吉精通五经,学问和人品都相当出众,因此被推举为孝廉。后来,他又获任昌邑国王中尉,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
昌邑国,在今山东菏泽巨野县。从王吉出生的琅琊国(今山东临沂),到昌邑国,现在看不算远,在当时已经是跨郡国了。
王国中尉,掌管国中军队,是郡国中非常重要的武官。王吉以文官身份,出任这么重要的职位,可见朝廷对他的信任。
王吉的儿子王骏、孙子王崇,谨守王吉的训导,做官不仅恪守臣道,而且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韬光养晦,趋利避害。两人最后官都做得很大,位居三公。
经过这三代人的努力,琅琊王氏的家族地位开始上升。史学家普遍认为,到西汉晚期,琅琊王氏已经成为上层世族。
王崇之后,琅琊王氏大约传了六代人,到王祥(184—268)这一代,开始真正的爆发。
读过二十四孝故事的人,应该都知道王祥。他正是其中 “卧冰求鲤”的
主人公,被后世
称为“孝圣”。
从王祥这一代起,琅琊王氏逐渐进入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一段。琅琊王氏此后有三个支系人才辈出,影响两晋南北朝 300多年历史。
东晋永和四年 (348年),司马昱、殷浩让王羲之出仕,担任护军将军,目的是想借助他的社会影响力打击权臣桓温。
王羲之上任了,但你知道他怎么做的吗?
他从东晋大局出发,优先考虑人民的利益,体恤老百姓疾苦,减少赋税,开仓济民。
这一立场和担当,赢得了后人的共鸣。元代的赵孟评价说,王羲之“发粟赈饥,上疏争议,悉不阿党。凡所处分,轻重时宜,当为晋室第一流人品”。
不为一家一姓尽忠,而为国为民建立事功,这正是琅琊王氏家风的成功之处。 穆满起
新闻推荐
北宫东街和文化路畅通之后,不仅给市民带来了极大便利,也改变了城市交通格局,同时重新盘活了周边的商业格局。从此,北...
昌邑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