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晓丽
正月初六,走进坊子区黄旗堡街道逄王村,最引人注目的是连片的温室大棚,在初春阳光的照耀下,大棚表面熠熠生辉。
走进一座大棚,映入眼帘的是生机盎然的西红柿藤蔓,轻轻掀起绿叶,尚未成熟的西红柿挂满了枝头,三个一团两个一簇,挤在一起。在藤蔓底部带着露珠的西红柿有的已经成熟,有的刚开出娇嫩的花蕊,甚是喜人。农户周江生告诉记者,这是从荷兰引进的西红柿品种,个头大、皮薄肉厚、口感香甜,深受市场欢迎。
“无需水洗,轻轻一擦,沙瓤面甜。”见到有人来访,正在棚里忙活的周江生妻子一边随手摘下几个柿子,一边介绍,“一个棚占地一亩多,亩产量能达到7500公斤,刚开园采摘价格在16到20元,总的算下来,一亩地收入可达10万多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逄王村地处美丽富饶的潍汶两河冲积平原,土肥水丰,村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大棚西红柿的种植。前些年,村民采用传统的分散经营方式,种植粗放、效益低下。为改变这种状况,村支书周顺治牵头成立兴逄有机果蔬种植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专业研究有机西红柿种植。目前,该村西红柿大棚达到100余个,占地260多亩。
一直以来,逄王村村民坚持种植改良后的高品质西红柿品种,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种植标准。“种植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施肥使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除虫采用生物、物理防治的方法。我们种的有机西红柿,市场价格虽然比之前高了一倍多,由于它健康、无公害,老百姓愿意花钱买单,所以超市也愿意订购,目前供不应求。”现在“逄王一品”西红柿已经与佳乐家、利群、泰华等大型商超建立了合作关系。“年前订购电话就有很多,为了确保质量,我们在采摘前20天断水提口感,保证柿子的糖分和绵软度。”周顺治说。
2017年,逄王村成功举办了首届西红柿采摘节,注册“逄王一品”西红柿品牌,并顺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优质的西红柿让每一个来到西红柿大棚采摘的顾客都大快朵颐,满载而归。今年正月底,街道将举行第二届西红柿采摘节。“外红里嫩、汁多肉鲜,这个西红柿尝一口就能让你找到小时候的味儿!”刚过完年,正要赶回青岛上班的王文华,特地开车到棚里摘了几箱西红柿。
黄旗堡街道全面打造“逄王一品”西红柿种植基地,不仅硬化了园区道路,新建了高标准大棚,改善了生产条件,而且做出了长远规划,完善了旅游、观光服务设施,使基地全新升级。兴逄合作社充分发挥服务、协作功能,产前,对所有种植大棚进行了登记编号,明确了党员示范棚,让消费者可根据编号直接追溯到种植户;产中,统一组织外出学习,加强技术指导;产后,统一销售服务,保证生产出的所有西红柿都能顺顺利利找到“婆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2月23日,潍坊市天气风和日丽,让市民感受到了浓浓春意。然而,当天下午,大风突然来袭,让不少人措手不及。从24日起,潍坊市将出现降温天气。23日17时55分,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