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潍坊新闻 > 正文

潍坊高新区新城街道河北社区村史馆建成 老物件有故事,居民就是故事里的人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3-10 06:2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杨国胜张蓓

本报通讯员辛子超

北漂7年,每年回家过年,潍坊高新区新城街道河北社区的张向阳都惊叹于家乡的变化。“今年过年回家,有点不想离开了。”张向阳不想离开家乡,起因于村里正月初二开馆的村史馆。

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二,潍坊高新区新城街道河北社区的村史馆开馆,每天都吸引着一拨拨的人前来参观,非常热闹,来这里的居民指着一个个老物件有说不完的话。正是这馆里的一件件老物件,勾起了张向阳的乡愁。

“这里装的不仅是老物件,还有我们这些人的记忆,这就是我最珍贵的新春礼物!”张向阳看到这些物件就激动。每参观一处,都会用手机拍下几张。这些老物件,每一件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82岁的张连香捐赠的绣花鞋,是她奶奶出嫁时的嫁妆,一辈子就结婚时穿过一次;一张张买契,是张伟松捐赠的,细看其中的文字,有光绪年间的,有民国时期的,一笔一画的文字写满家族的耕耘过往;一张张河北小学的照片,是张宝风捐赠的,这个始创于1919年的小学,是当时潍县创建最早的几所学校之一,随着时代变迁,于2014年撤销并入高新区实验学校。

在“拿出给自己爹娘盖房子的劲头,给老百姓盖最好的房子”的同时,高新区向居民们许下了“建设好乡贤馆、村史馆,为高新区的老百姓留住乡愁、记下历史、传承根脉。”的庄严承诺。

2017年5月1日,一台挖掘机花了不到20分钟就拆完了旧村址上的最后一户。从2005年以来,河北社区的张庄先后经历了7次拆迁,一户未留、一间未剩,全部拆除。

村庄搬迁了,记忆犹在。培育“乡贤文化”感染一方百姓,滋养一方水土。2017年7月28日,河北社区党委书记张华庆召开全社区会议,要筹建村史馆。消息一出,社区里的居民纷纷捐出自家的老物件:缝纫机和锁边机、黑白电视机、录音机……

张传来的母亲听到建村史馆的消息后,就让张传来把家里的缝纫机、锁边机一块搬到了社区。开馆时,张传来在这两件旧时光的老物件前面驻足很久,这台缝纫机对他来说也是意义非凡,这是以前家里用来糊口的宝贝,母亲用它缝制乡亲们美丽的梦想,将四个孩子抚养长大。

30多年前,每次逢集,张传来的父母就会用推车把这两件宝贝推到集市上,乡亲们这个要做件衣裳,那个要锁个裤边。中山装、学生装、西装、喇叭裤都在这台缝纫机上一一成形。

在张传来的记忆里,每到年三十的晚上,家里的案桌上都高高地摞着成形和没成形的新衣服,因为人家都等着大年初一穿新衣服,母亲要在初一早上赶出活来。大年三十,爆竹声声里,还夹杂着“哒哒哒”的缝纫机声。

直到2012年,这台缝纫机才慢慢“歇息”了,那年,张传来家拆了旧平房,住上了新楼。日子越过越红火,缝纫机也搬到了储藏室。

走入村史馆,可以看到这里分为村史、中华英烈、故乡赤子、杏坛师表、道德模范等十个板块,一段段文字记载着丰功伟绩,一幅幅照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中,农具馆中,分为车马骡套类、木匠工具类、小玩具类、衣着类等共八类,共收集老物件240余种,510余件,全部由老百姓无偿提供。

“每一段村史都是一段乡愁,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我们都是故事里的人。要让子孙后代留住乡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传承根脉。”张华庆说,到村史馆走一走,在文字和物件里,居民的年味更浓了、幸福感更强了。

新闻推荐

未成年人京剧知识公益讲座举办

□记者冯砚农通讯员王雷州报道本报潍坊讯2月28日,由奎文区文化馆举办的“奎文区2018年弘扬国粹艺术·未成年人京剧知识公益讲座”在奎文区文化馆多功能厅举行,40余名小京剧迷现场...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潍坊高新区新城街道河北社区村史馆建成 老物件有故事,居民就是故事里的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