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园林处的李学镇曾捐献过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前段时间,他又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他的带动下,7月14日,他的妻女也来到市红十字会,签订了器官捐献自愿书,一家三口都签订,这在潍坊市是首例。
带动妻女做公益
14日上午,李学镇偕妻子代素花、女儿李代烨玚来到市红十字会。今年50岁的李学镇是市园林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他曾于2012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4月又签订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作为一名“过来人”,他细心地向妻女介绍如何填写自愿书上的内容。
“老公在我心中非常伟大,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救过一位白血病患者,我和女儿非常支持他做公益事业。”代素花说,她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捐献造血干细胞。前段时间,丈夫签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这深深触动了她和女儿,所以她们娘俩也决定签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身后捐献自己的器官,去帮助他人。
小学教师签自愿书
当天,峡山区岞山街道留戈庄小学的老师王丽娜也来到市红十字会,签订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
王丽娜今年40岁,是一名英语老师,去年2月,她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32岁患白血病的女性。王丽娜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真的非常自豪。她从网上得知很多脏器衰竭患者对器官移植的需求很大,很多人因等不到器官而离世。她一直想身后捐献器官,但当时不知道该到哪里办理手续,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才明白了可以到市红十字会办理,所以当日就签订了自愿书。
希望更多人参与
市红十字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潍坊市有母子或夫妻一同来签订器官捐献自愿书的,但一家三口都签订,这在潍坊市还是首例。
该工作人员说,我国每年约有150万名器官衰竭患者,其中有30万人适合用器官移植方式治疗,但仅有1万多人能得到器官移植救治。自2012年以来,潍坊市器官捐献47人,角膜捐献78人,遗体捐献42人,帮助很多患者重获新生。此次代素花、李代烨玚、王丽娜三位好心市民的义举,让他们非常感动,他们衷心地感谢这些好心人为人类医疗事业所做的贡献,也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加入到器官捐献的行列中来,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文/图本报记者刘晓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林峰通讯员丁延峻封小萃龙克科是潍城区人民检察院驻村第一书记,自2012年开展驻村工作以...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