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五位“最美教师”,倾听他们坚守理想信念、以仁爱之心教书育人的故事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起早贪黑,为孩子们奉献青春;他们像园丁辛勤耕耘,培养出桃李满天下;他们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美丽人生……他们就是老师。改革开放40周年来,潍坊市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仁爱之心的“最美教师”。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学生们都喊他“暖男老爸”
陈怀玉
陈怀玉(右一)和新疆学生欢度古尔邦节。
“陈老师把我们从新疆接过来,在火车上他就能熟记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耐心和每一个人交谈,让人心里暖暖的。”9月5日,潍坊中学新疆班的魏星晨告诉记者,他们悄悄地给陈怀玉老师起了个“外号”——“暖男老爸”。
2010年8月,潍坊中学成为潍坊市唯一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校。新疆班的班主任必须是既爱岗敬业又能勇挑重担的老师,51岁的陈怀玉从教33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9年,是潍坊中学担任班主任年限最长的老师,他成了学校领导眼中的不二人选。
每年暑假,陈怀玉都不顾路途遥远、天气炎热以及复杂的治安形势,行程上万里护送学生回家,到新疆家访。两天两夜的火车,他经常因为照顾和管理学生不能合眼。
平时,只要有学生生病,陈怀玉都会带学生积极治疗,有住院的还会亲自陪床。2010年9月的一个晚上,维吾尔族学生阿依帕日突发阑尾炎,陈怀玉将她背上了救护车。在医院里带学生检查、化验,学生住上院他回到家时已是深夜两点。由于陈老师的爱心感化,这个原本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2014年高考中,以全国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高丽
用爱唤醒重伤“沉睡”的学生
高丽和学生在一起。
“尊敬的高老师:您好吗?最近身体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新学生有没有惹您生气……”对于潍坊广文中学的毕业生任大力来说,曾经的老师高丽是他心目中的“最美老师”。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事班主任工作18年,高丽始终认为:爱能够唤醒沉睡的人,爱是能够创造教育奇迹的动力。2005年冬天,高丽班里的小路同学被一辆车撞成了重伤,司机逃逸,虽然经过医院抢救保住了性命,小路却不省人事,近乎“植物人”。
已经是初三了,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要用爱唤醒自己的学生,高丽的心中升腾起这样的坚定信念。于是从那时起,只要没有课,高丽就会赶到病房,帮着小路的妈妈给他一勺一勺喂饭,忙完了就叫着他的名字,轻轻地拍着他不断地讲班上的故事。渐渐地,小路脸上有了表情并逐渐恢复。
重返校园的小路没有掉队,他通过了WAT考试,还参加了中考。考试时,高丽悄悄地守候在考场外,请求监考老师留心关注小路的身体状况,默默地等着他考完了所有科目。后来,小路上了大学,参了军,不论他走到哪里,总是第一个告诉高丽老师,免得她担心。
宋晓晓
耐心倾听每一位幼儿的心声
宋晓晓给孩子们讲故事。
在高新区机关幼儿园,每天下午放学后,当其他小朋友都走出校园,刚刚升入中班的刘昌骏总会匆匆跑回学校,来到宋晓晓老师身边轻轻地问一句:“宋老师,你明天还来吗?”
原来,8月初宋晓晓的脚受伤了,开学后她坚持带伤给孩子们上课,一瘸一拐的走姿引起了不少孩子的“关注”。
“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她讲的故事很好听,希望宋老师能早点好起来。”与记者交谈时,刘昌骏面带羞涩,谈及宋老师时他满脸欢喜。宋晓晓说,她喜欢这些孩子,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可以让她忘掉脚伤。
幼儿园的工作琐碎,孩子又多,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宋晓晓从来不觉得烦,总是细心地关心每一位幼儿。有时家长们反馈,孩子有小秘密不愿意跟家长说,都是到幼儿园里找她说。在宋老师那里,从来没有让孩子们感到难为情的时候,即使是孩子拉裤子尿裤子了,她也会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进行安慰、鼓励。当孩子们哭着闹着找妈妈时,她会走到孩子们身边蹲下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当孩子们做得棒时,她会及时地夸奖鼓励。不管孩子们遇到什么问题,她都会尽心尽力地用自己的方式走进孩子心里。
柴永春
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
柴永春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
学生没钱订校服,她在家访以后为学生垫上了校服钱;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因腹泻把身上、衣服都弄脏了,她得知后二话没说打来温水给孩子洗净身体,换上新衣服……这就是潍城区仓南路学校的柴永春老师,她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学生们觉得老师如妈妈,学校有家的温暖。
很多事情,柴永春自己都记不得了,却被学生深深地刻在了心里。一名如今上大学的学生还经常说起,她小时候腿受伤,是柴老师每天背她上楼,当时这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趴在老师的背上感觉老师就像妈妈。也因为这些小事情,柴永春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真心对待。
作为班主任,这些年来,柴永春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和家长。她曾用一个暑假走访班里50名学生的家庭,有时候班里会发生一些事情,也有一些不了解情况就指责老师的家长,她用自己的真心和耐心换来了家长的认可。为了更好地服务家长和学生,她自费学习并取得了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证书和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近5年时间,她一直利用业务时间浸泡在心理学网校,学习学校心理学,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家庭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马传彩
言传身教,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马传彩为学生辅导功课。
奎文区胜利东小学四年级的予子虢告诉记者,他的老师马传彩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她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她注重因材施教,做到常激励、多鼓舞,尤其对待“后进生”、性格特别的学生,她实施爱心教育、赏识教育、快乐教育,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在教学中马传彩严肃认真,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予子虢说:“马老师说自己有奇怪的耳朵,课堂上的窃窃私语声音再小她也能听见,但回答问题时声音不洪亮她就听不见。这使我们回答问题时必须声音洪亮,又不敢交头接耳。”
“马老师同样注重培养我们的能力,记得刚入学时的元旦、六一节目演出,都是家长们和马老师一起为我们策划,演出非常精彩。可是到了三年级,马老师不让家长们来了,让我们自己做主。马老师特别信任我们,她协助我们分工,从教室的布置到节目的主持,还有摄影师、录像师等,主角都是我们的同学。演出非常成功,让我们更加自信了。”予子虢说,同学们都特别喜欢马老师,因为她不只是教给同学们知识,还告诉大家做人的道理。
A08—A09版文/图本报记者王叶妮
新闻推荐
潍坊光电产业园服务中心人员奋战16小时,帮助企业降低损失,仅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公司 保住了价值八九亿元的设备
□本报记者张蓓本报通讯员尹婷婷“16个小时,光电产业园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马不停蹄拼尽全...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