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文莉通讯员郭卫杰)“这些年来,村里越来越宜居,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记者走进双杨街道前阙庄村,绿植相映,红花掩面,几位村民聚在一起,下棋玩乐。近年来,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经济开发区坚持抓重点、强弱项,立足乡村全面振兴,各村落面貌焕然一新,产业进来了,村民的生活富足了,村庄也更美了。
培育农村经济新业态,打造乡村产业示范样板。经济区着眼产业兴旺,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变过去单一、低效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多元、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依托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政策平台,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品质农业、智慧设施农业、现代都市农业,积极培育民宿经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中优势力量,整合要素资源,着力打造东篱田园综合体和新农创24集田园综合体两个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支持文冠果园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建文冠果科技试验示范区,同时着力打造示范样板,每个街道打造一处田园综合体、一处示范片区、一处农村新型示范社区、一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一家农业龙头示范企业,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特色农业经营品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开展特色种植,加快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选树培育一批企业品牌、合作社品牌、产品品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三清”,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公路、供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加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擦亮文明和谐美丽乡村名片。以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因地制宜在一街一巷、一树一路等细节上做文章,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特色乡村风貌,让“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成为现实。“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经济区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推荐
风筝会、中国画节、文展会、民博会临近,潍坊市各部门、单位高效率、高水平推进各项重点活动的筹备组织,确保办一届高...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