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市人民广场举行,应急救援设备引围观
5月12日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由市应急管理局、市应急宣教中心、市防灾救灾协会组织的“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市人民广场举行。现场除了有救援专家传授救援知识外,还向市民展示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等应急救援设备,市民纷纷称奇。
现场
救援专家亲身示范
5月9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市人民广场北侧看到,救援专家正在用两个假人向周围市民交流应急知识,并亲身作出示范,指导市民进行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技能。
“遇到有人倒地昏迷,要首先确认其有无意识,如果无意识应立即呼救并检查心跳、呼吸,如果无心跳、呼吸再实施心肺复苏。”潍坊市先锋应急救援促进中心主任任永亮提醒说。
救援专家还在现场模拟了一场紧急救援。当模拟“昏迷市民”的假人倒地后,专家一边轻拍“昏迷市民”的双肩,一边在其两耳边大声呼喊。看“昏迷市民”没有反应,专家利用七秒钟检查他的呼吸、心跳。确认无呼吸、心跳后,立即实施30次的胸外按压,并打开伤者气道进行两次的人工呼吸,连续进行了五组心肺复苏后,再利用7秒钟检查是否恢复心跳呼吸。
在现场演练环节,专家除了详细讲解应对突发事件的正确逃生要领和技巧,还通过活生生的案例,给市民讲述了不当的逃生和呼救方式带来的惨痛结果。
设备
不少是“救灾英雄”
当天共有三支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参与,向市民展示了无人机、生命探测仪、车辆救援设备、地震救援设备、山地救援及水域救援装备等应急救援设备。其中,水域救援装备及无人机都是今年新推出的展示内容,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围观。
“去年潍坊市发生洪灾时,这些水域救援装备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任永亮指着一款救生艇设备介绍说,他们曾经参与过洪灾的救援,该救生艇通过自带的充气设备充气,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充满并迅速投入使用。轻便易携,平时可以存储在消防车器材箱中。
当天,一家无人机企业还向市民展现了最尖端的救援设备,无人机操作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关注,有的市民还亲自上阵操作了一番。
“无人机上可以悬挂手电筒和喇叭,夜间救援的时候便于寻找对象。”该无人机企业负责人说,不少设备都曾是“救灾英雄”,希望市民能更直观地了解相关设备,认识到社会救援力量的强大。
市民
学到了“救命招数”
家住城区华银小区的李女士看了专家演示的心肺复苏术后,也忍不住上前尝试了一下。在专家的指导下,李女士操作得十分到位。李女士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进行心肺复苏练习,“经过培训我知道了‘黄金四分钟’的含义,我一定会将学到的知识告诉亲朋好友。”李女士说。
“这些救援安全知识很实用,今天学了好几招,还带了一些宣传材料准备回家跟家人一起学习。”家住北海花园小区的孙先生现场操作了无人机,见高空中来回穿梭的无人机,地面的情况清晰可见,他忍不住啧啧称奇。
据了解,今年5月12日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日至5月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市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民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基本自救互救技能,引导帮助民众识别查找身边的灾害风险点,及时消除隐患,不断提升社会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文/图本报记者宋树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文莉通讯员唐璐瑶)农贸市场环境优劣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农贸市场整治是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