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谭佃贵通讯员张伟强报道
本报潍坊讯潍坊市检察机关打造一整套预防超期羁押的制度链条,实现了全市看守所连续33年无超期羁押。2003年高检院曾在潍坊召开了全国检察机关纠正超期羁押经验交流现场会。2004年,潍坊市检察院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清理纠正超期羁押集体一等功,在表彰中被高检院评价为“依法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被羁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潍坊市检察机关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创新开展了“三表一卡”制度,为期限监督打下基础;为方便派驻检察人员熟练掌握法定期限,设计了刑事诉讼办案期限流程图,创新开展诉讼流程上墙制度。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建立了驻所检察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强化换押制度、案件催办制度、羁押期限请示汇报制度、催办协调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包括30项制度的制度链条,形成了各政法部门既配合又制约的防止超期羁押工作大格局。1995年,高检院专门派出了工作组,对潍坊全市看守所羁押期限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全面检查,认定潍坊10年无超期羁押,潍坊市检察院在第三次全国监所检察工作会议上作了发言交流。
潍坊市检察院狠抓制度落实,不断刷新无超期羁押工作纪录。坚持组织羁押期限监督专项检察,对羁押时间超过1年的,登记台账报送市院跟踪监督,超过3年的,上报省院备案。对办法执行情况、检察日志、羁押期限监督、监管信息、监外执行、监控使用等情况,坚持每月自查,每季度互查,每半年上级院全面检查,及时通报纠正问题。从1993年潍坊市检察院首次总结连续8年无超期羁押经验之后,又相继总结了16年、27年和30年无超期羁押经验材料,均被转发全国推广学习。
坚持科技强检,为防止看守所超期羁押插上检察信息化的“金翅膀”。2001年以来,在全市执检系统建成了统一的信息指挥中心,并启用了全省统一的监管监督软件,实现了潍坊市检察院与潍坊市公安局直接进行信息传递交换。2014年,潍坊市检察院与潍坊市看守所共同研发了全省首例看守所预防超期羁押短信提醒系统,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随着信息化的应用,约见检察官制度逐步实现电子化,每一个监室内放置按钮或电子屏幕,在押人员可随时向驻所检察人员提出约见请求,及时发现可能超期羁押的苗头,防止超期羁押的发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8日,阳光融和医院迎来了三周岁生日。当天上午,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阳光融和医院隆重举行阳光融和医院...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