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项目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帮助贫困户实现快速、稳定增收的最重要载体。潍坊市日前出台《潍坊市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工作要点(试行)》,进一步规范、科学管理全市扶贫产业项目。
项目论证审批纳入项目库
项目出自项目库,原则上每年11月30日前,完成次年度项目库的调整工作。
工作流程:可行性分析—村镇申报—部门论证—县级审定—公示公告—纳新入库—动态管理。
关键点:项目是否经过县级行业主管部门评审论证后,纳入项目库。“三公示一公告”是否落实到位。
项目实施单位以项目储备库为基础,按照上级下达的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和任务清单,编制年度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经村内公示后报所在乡镇审核。
工作流程:编制方案—村内公示—镇级审核—上报县级。关键点在于项目实施方案内容的完整性。
严格工作流程项目不得擅自调整变更
县级收到镇级上报的实施方案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论证评审并出具书面审批意见,县级应将审批同意的项目实施方案报市级备案。
工作流程:专家评审—县级批复—市级备案—结果公告。关键点:县级专家评审委员会是否对项目使用土地、环保、节能、安全等前置手续合法性确认。
项目实施单位应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项目原则上应在方案批复后一年内实施完毕。工作流程:方案公示—招标程序—项目实施—全程监督(监督小组或工程监理)—年度公告。
项目不得擅自调整变更,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变更的,按项目管理程序报批。项目变更流程:变更依据—县级查验—镇村申报—县级审批—市级备案。关键点:1.项目招投标手续是否符合当地政府财政资金使用要求;2.项目变更程序是否合规。
验收流程规范后续管护持续
项目完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在自查自验的基础上,通过乡镇及时向县级提出验收申请,由县级组织验收。工作流程:自查自验—镇级申请—县级验收(实地查看、资产评估)—竣工公告。关键点:1.县级验收是否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变更方案的内容验收;2.是否出具正式验收报告。
建立健全项目后续管护机制,确保扶贫项目健康持续运行。采用合理方式,发挥扶贫资产最大效益。工作流程:资产移交—明确产权—台账登记—平台管理—管护制度—经营协议—明确权责。关键点:1.资产是否确权,是否纳入对应的管理平台;2.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合法性的辨别和确认;3.合作协议是否规范,是否包含八个基本要素;4.管护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责任人和监管记录。
本报记者张少华整理
新闻推荐
2009年,25岁的楚朝华从福州回到家乡潍坊,开办了潍坊最早的一间桌游吧。10年的时间里,他从开桌游吧到开发生产桌游配...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