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潍坊 > 正文

临名帖拜名师筑牢根基

来源:潍坊晚报 2019-05-12 08:30   https://www.yybnet.net/

书法家张镜远

张镜远,名绍光,以字行。号伴龙,又号伴翁。生前曾任潍坊市艺苑书画学校名誉校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协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齐鲁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潍坊市书协常务理事、潍城区书协副主席、潍城区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潍坊分校特邀教师。他的小传和作品入编《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等。

晚年张镜远专心致志笔走龙蛇。

父亲严格要求子女购买笔墨毫不吝惜

1913年12月3日(农历十一月初六),张镜远出生在潍县南关周家车门一户人家,是家中次子。因家境小康,他自幼进入家塾,受业于名塾师王文藻,8岁进入私立丁氏第二小学,高小则转到了私立丁氏第一小学就读。

父亲张辉山家教很严,要求儿女们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努力向学,曾训诫他们:“世上恶习不能染,亦文亦武效前贤”,就连假期也得让儿子保持学习的状态,上“补习班”,他请来塾师田智先等,给张镜远兄弟俩讲授《左传》《论语》《孟子》、唐诗、古文等。经过努力,张镜远考入青岛铁路中学。

张镜远自幼酷爱书法,7岁描红,继而临帖。父亲不仅对他的学习要求严,而且对学习书法至为关心,无论工作多忙,每晚都要检查他临帖的内容,购买笔墨纸砚等,都是优中选优,至于价格,从来都不是考虑的因素,可谓毫不吝惜。一次托人从上海买了李鼎和毛笔三四十支,《张迁碑》《史晨碑》《礼器碑》《曹全碑》等碑帖,只要儿子需要,父亲都会不惜巨资。

练字的物质条件充足,又有父亲精神层面的支持,少年时代的张镜远遍临欧阳洵《九成宫》、颜真卿《多宝塔碑》《勤礼碑》《东方画赞碑》等碑帖,从学欧中取其法度严谨,结字险峻;从颜体中学其用笔圆润,体态敦厚。五年间将《九成宫》临摹了400多遍,将《麻姑仙坛记》日临百字,字大径尺。

他草书先学二王,继法张旭、怀素,又临摹《孙过庭书谱》《郑文公碑》《龙门二十品》等碑帖,以及石鼓文、钟鼎铭文、秦泰山石刻等,功力深厚,技法熟练,圆笔中锋结体宽舒、气势奔放,手笔古拙苍老,雅俗共赏。

拜潍县名师高芗岩各种碑帖苦练不辍

为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张镜远青年时代拜潍县著名书法家高芗岩(1882-1942)为师。高芗岩早年潜心临池,主张追本溯源,取法高古,自汉魏入手,先进后出,由形似而神追,在继承传统馆阁体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放宽眼界,追随晚清康有为提倡碑学创举,会同邑人陈柏岩、刘竹三、郭恩言等书坛名家,力主改进当时的书法,师从古法,深入篆隶,楷法魏碑,隶宗秦汉,兼师汉简鼎铭,走尚古-脱古的创新之路。

张镜远跟着高芗岩苦练不辍,对各种碑帖临池甚笃,对汉隶、魏碑更是下了苦功夫,字由大而小,开拓自如,大字榜书更是深得高芗岩先生真传。听从老师的教导,他夏天时提着水桶到郊外墓地,拿着炊帚在石桌上反复苦练,受益匪浅。及至后来,他家屋外的石桌也成了练字之地,夏天在太阳底下,石桌上,蘸着池中水练习大字,晒干接着写,常常一写几个小时。

高芗岩以康有为的主张告诉他:“凡学书者,不临汉隶魏碑,则为憾事,魏书中蕴藏之多,变化之骤与其他书体难以比拟,造型奇特,笔法灵便,令后人叹服。”张镜远和高芗岩感情深厚,曾写下“深念缅怀恩师功,衣钵传授细耕耘。新篁摇曳老节出,桃李岂忘雨露情。”感念师恩。高芗岩也特别喜欢这位弟子,曾送他一些对联、扇面等墨宝,只可惜经过“文革”的洗涤,荡然无存,仅存的一件未完成的临张迁碑半部,形神兼备,几可乱真。

张镜远受高芗岩及潍县书法名宿刘竹三教益最深,除此外他还求师于潍县的陈柏岩、郭恩言、郭谷石等人,30岁时远赴天津拜谒书法大师华世奎,并得其指教。经长期不懈地精研、苦练,熔铸百家,采韵千古,书艺日臻完美。

◎相关链接

张辉山其人其事

张辉山(1887.10-1961.6)自幼清贫好学,上了四年私塾,14岁起随父卖估衣勉强为生,一年后家境才略有好转,一面卖估衣,一面熬土碱。1917年后,估衣生意萧条,张辉山放弃这项业务,只卖土碱,另外做着铜元、银元的汇兑生意。他白手起家立志创业,35岁后社交广泛起来,在东门里开设了聚成号,还是卖土碱和汇兑铜元、银元。1930年的潍县已有40余家银号,3月康子周、刘铭心等20余人共同组织成立同盛银号,康子周任总理,张辉山任襄理。1932年8月,张辉山集股国币3万元,组织“潍县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在东关王母阁(现中兴街)租了12间民房,他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初装西门子磁石交换机200门。1936年又增装100门。设有3个话务座席,接入用户话机288部。后又增装10门长途交换机,通往火车站电报局的长途台,可通过电报局的总机,向外地打长途电话。1938年1月,日本军队侵占潍县,以关系军事为名,将该公司查封。用7000元代价强行接管,合并于日伪“华北电讯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潍县电报电话局”。

张辉山还担任过潍县商会副会长。后来,张家搬到海道司巷路东(今城区和平路与东风西街丽景大酒店西侧巷子),在张辉山的经营下,张家家境小康,三个儿子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本报记者齐英华

新闻推荐

实行“一次办好” 严禁“奇葩证明”

5月10日,记者获悉,潍坊市发布了2019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安排。今年城区学校(包括奎文区、潍城区、坊...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临名帖拜名师筑牢根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