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山东省潍坊市一名公务员王奇(化名)向澎湃新闻反映称,她10月23日参加的潍坊市竞争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正科级干部笔试中,两道主观题是某本参考书上的原题,她质疑考题有“泄题”之嫌。
对此,12日15时许,潍坊市委组织部一位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他了解情况后向相关科室反映并核实。17时许,前述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相关负责同事已在处理此事。”
王奇称,笔试考题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主观题一共有四道。考试结束后,她听到传言称,主观题第三题在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有原题。她找到这本书后,对照内容发现,第三题与该书279页中“结合案例材料谈谈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原则”及“阐述副职领导干部应如何面对党政一把手的矛盾”一致,案例也基本一致。这道考题分值为20分。
对此,王奇提出三点质疑。首先,笔试考到参考书上的原题,是否合理合规?其次,笔试考题是否涉嫌考前泄题?另外,官方为什么不公布笔试成绩及排名?
据王奇介绍称,她经单位推荐,报名参加了前述2019年潍坊市竞争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考试—正科级干部笔试,并提交了相关材料。根据潍坊市委组织部的考试公告,她于10月18日左右进行面试。面试筛选后,她进入笔试环节,并于10月23日参加了笔试。
11月11日,山东省委组织部主办的“潍坊组工网”发布公告称,按照组织面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测评、履历业绩综合评价成绩,对进入考察范围人员予以公示,但并未公布笔试成绩及排名。王奇称,她不在名单之列。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潍坊市委组织部于9月26日在“潍坊组工网”发布相关的考试简章。简章介绍,为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潍坊市委决定采取竞争性方式,面向全市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人选。
简章载明,考试共分三个层次选拔包括副县级、正科级、副科级干部共230名。选拔流程包括自愿报名和党组织推荐、资格审查、组织面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测评、履历业绩综合评价等。根据组面谈成绩,按1:3比例确定参加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测评人员。测评主要考察了解报名人员对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满分为100分。
新闻推荐
车挡道有障碍 银行门前不顺畅 记者走访发现城区多处银行服务提升仍有瑕疵,市民盼整改
11月6日、8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银行发现,市民办理业务无需长时间排队,多数银行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但个别银行门前...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