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记者许倩)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示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对个别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名称进行了变更。根据名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7处保护实验区入选,其中,山东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并更名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实验区。
公告显示,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进一步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办非遗发〔2019〕47号),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经专家评审和实地暗访等工作程序,确定了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
此次入选的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实验区原名称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10年11月由原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九个、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其划定范围内的与潍水文化相关的自然生态、历史遗迹,特别是潍水农工商贸文化中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和《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办法》相继实施,推动保护实验区建设。
据悉,截至目前,保护实验区内现有国家森林公园7 个,国家湿地公园10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9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各1座、不可移动文物51.9万件套;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省级代表性项目72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76项,县级代表性项目122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省级54名、市级289名、县级1273名;建立各级非遗项目传习所(传承基地)285个,其中潍坊市级以上非遗传习场所75处,传承示范基地14处,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29处;获命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7个。
新闻推荐
26路公交夫妻档在车厢内添置热水、母婴室等,深受欢迎成“网红”最近,车牌号为鲁VN8192的26路公交车成了“网红”,很...
潍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潍坊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