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街道75岁的李振东心怀大爱,在生日之前了却此生一大心愿
对于高新区清池街道李家侯孟村李振东老人来说,今年的生日过得格外有意义。11月19日,李振东在大儿子李春晓的陪同下,来到潍坊市红十字会签下了《遗体(角膜)捐献登记书》。“这是我父亲多年来的心愿,我们想在他生日之前帮他完成这个心愿。”12月3日,记者联系到了李春晓,他最初并不赞同父亲的做法,但最终还是选择尊重父亲。
思想开明,四年前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今年75岁的李振东是清池街道李家侯孟村党支部原书记,思想一直比较开明。2000年,李振东的父亲去世,他并没有按照村里的习俗办丧事,而是选择“简办”,一切从简。当时,不少村民不理解,有人还私下里议论他不孝顺。而李振东当时的想法是,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尽孝,死后没必要大操大办。
“有一年看春节晚会时,我了解到了遗体捐献这个事儿,于是就有了这个想法。”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李振东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当时,李振东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儿子们,没有得到支持。“作为子女,我从心理上接受不了,我母亲和弟弟当时也不同意。看一家人都反对,父亲有些生气,一直闷闷不乐。”李春晓说,今年11月23日是父亲75岁的生日,一家人准备好好给父亲贺寿,但仍感觉父亲并不开心。“原来,他还惦记着遗体捐献的事情。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孝就是顺,既然父亲已经决定了,我们就要遵从他的意愿。于是我主动去做其他家庭成员的工作,最终达成了一致。”11月19日,在李春晓的陪同下,李振东在潍坊市红十字会《遗体(角膜)捐献登记书》上签了字。
心怀大爱回馈社会,想把温暖留给这世间
记者采访了解到,李振东1971年入党,如今已有48年党龄。退休之后,他一直在从事公益、村史馆建设、普法宣传等。虽然已年过古稀,但李振东依然过着积极向上的生活。
“把光明留给人间,把温暖留给世间,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正能量。人的一生干干净净地来,也会干干净净地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李振东说,人活着要为党为群众工作,死了也要为社会做最后一点贡献。遗体捐献有很多好处,不与世人争夺地盘、不给社会增加麻烦、不给家人增加负担,“国家提倡遗体捐献,我们就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在延续生命的同时发光发热,回馈社会,也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百善孝为先,孝顺从为先。我父亲是我们村第一个签《遗体(角膜)捐献登记书》的老党员,虽然谈不上多么伟大,但父亲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父亲常说,现在衣食住行都解决了,更需要改变的是人的思想,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李春晓说,他在四年前也在网上申请了遗体捐献,希望能为医学事业做点贡献。
文/图本报记者王叶妮邓永杰实习生韩玉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薛静)1-10月份完成100个海洋强市项目投资110.5亿元,21个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获批省级海洋工程...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