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文莉
通讯员郭卫杰
如何巧妙借用自身的“吸引力”与政策优势,为招才引智服务?经济区给出了掷地有声的答案:拓宽引才渠道,凝聚人才工作合力,由政府聚力引才、企业自主引才、中介专业引才、站所委托引才,提供最优服务与个性服务,激发人才发展活力……今年以来,经济区“引才、用才、留才”捷报频传。
海纳百川,气象万千。经济区以“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百日会战为契机,持续深化“七赛七比”,驱动“双招双引”按下加速键,多维度聚集不同领域的专业化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澎湃向前,华丽蝶变。
筑巢引凤,招才引智。“人才是第一资源”,经济区全面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举措,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街道积极作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奋斗格局。先后出台人才强区建设、人才高地十二条措施等优惠政策,给予经济区创业创新人才最高500万元的扶持资金。提高人才指标考核比重,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一流人才一流服务、特殊人才特殊政策”,经济区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保姆式”“店小二”服务,让人才在充沛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
在“引才、用才、留才”的过程中,经济区提及问题不回避,实事求是、迎难而上,出台有力举措破解发展难题。针对政策支持力度小、相关工作无法形成合力等问题,经济区充分释放人才政策效能,先后出台多个文件,精准直面问题。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少、体量小,高端人才缺乏用武之地的问题,经济区实行“人才+项目”,坚持以人才引领项目、以项目集聚人才,为有创业意向的人才提供资金、税收减免等支持。对于发展前景广阔的人才项目,经济区提供个性化服务,实行“一名区级领导结对服务、一个部门随时服务、一条绿色通道助力排忧”的一对一服务。事无巨细,经济区在各街道设立人才代办员,安排专人为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企业审批事项提供“一条龙”式代办服务。
以招才引智成效说话,最有力量。截至目前,经济区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团队)10个,新增高层次人才三名,其中一人入选第二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创业大赛优胜人选,一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一人获潍坊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经济区康华生物与中科院研究员王振新,华信电炉与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邢建平,倍康力生物与滨州医学院特聘教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姜国胜等8名专家达成合作。此外,经济区还组织五家企业赴美国、德国等国家招才引智,新建纽约、名古屋、波士顿三个海外人才工作站及山东思达特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潍坊小鼎集团有限公司两个离岸研发中心……政策优势凸显、各项资源集聚,经济区在招才引智中将不断迎来新的面孔,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热潮注入不竭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秋德刘福文通讯员宋成龙上传电子营业执照,完成业务提交,下载打印审批意见表……11月7日,...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