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从20多年前一条简单的流水线,到微型麦克风、蓝牙耳机等产品的全方位研发,如今,歌尔公司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行业“领头雁”。成功的背后,是这家企业重视科技投入、注重引进科技人才、发挥科技力量的作用。
近日,山东潍坊的一家民营企业歌尔股份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带有ECG心电图检测功能的智能手表参考设计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的(NMPA)产品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标志着企业在智能穿戴医疗健康领域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不仅是智能手表,全世界手机上用来讲话、听声、放音乐的麦克风、喇叭,大部分都出自这家国内电声行业龙头企业。
从生产电子元器件的民营小工厂,再到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20多年来,歌尔始终把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作为目标,在小零件里念好大科技经。
正是科技力量的支撑,歌尔从一家地方小公司,成长为营收351亿元的高科技龙头企业,即便在今年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歌尔依旧保持十足的发展活力:业务涵盖从芯片设计到产品封装测试、系统应用等全产业链,在芯片开发、集成封装以及软件算法等领域已拥有专利超过2000项。
然而,早在1997年,歌尔董事长姜滨却是从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小小电子元器件驻极体麦克风起家。
当时,电子信息行业飞速发展,企业纷纷涉足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同期的ISO9001认证则少人问津,而歌尔却一反常态,盯上了后者。
“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企业刚开始致力于ISO质量体系认证,那个时候做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很少,因为9001比9002多了研发一项要求,审核也比较难通过。我们当时就坚持做9001,并从创业开始设立了研发部门。”姜滨说。
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歌尔有200多名员工通过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的考试,占到了潍坊市的80%以上。
为了提升品质,歌尔还坚持做一件事,就是将企业资金加大用于科技研发创新、制造升级上。近年来,歌尔每年将销售额的8%投入科技研发,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也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
现如今,尽管在微电声、耳机等多个领域实现全球领先,但单一的业务模式并不能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传统业务增长乏力也无法满足公司快速发展需求,这让企业有了深深的忧虑感。
如何保持企业持续发展?
“企业下了一番功夫,收集前沿消息,进行市场调研,四处参观学习,最终决定开拓科技多元业务模式,挖掘新的营收增长点,激发公司持续发展的活力。”歌尔产品开发总监王德信说。
在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情况之后,歌尔抓住了消费类电子行业智能化带来的新机遇,依托微电子、传感器、零组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为基础,培育壮大智能耳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兴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的多元化发展。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加工部门负责人李强说,支撑起歌尔庞大产品体系的正是公司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其研发体系既能带动不同领域内单项研发项目的齐头并进,彼此间又能相互融合推出创新性产品。
例如,去年底投入市场的“环境组合传感器”就是一个印证,其设计研发需要企业同时具备先进的麦克风、气压传感器技术和系统级封装工艺,同时还要有软件的支持。“在业内,这四个条件能够全部满足的并不多见,歌尔的创新力蕴藏在从零部件到整机,垂直整合、有机融合的创新架构。”王德信如是诠释。
此外,歌尔始终注重打造人才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激励各类人才留在歌尔、投身创新。近5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79.23亿元,占年度营业收入的8%以上。
研发工程师王帅来到歌尔工作5年,已经开始带领团队承接研发项目。他的感受是,除了可以获得匹配一线城市的薪资待遇外,歌尔还给予年轻人充分的保障和信任。“晋升渠道比较畅通,也有股权激励、住房补贴,更吸引我的还有歌尔的配套教育服务。”王帅说。
人才有了扎根的土壤,企业才有发展的空间。当前,歌尔集聚的技术人员超过1万名,形成芯片、封测、算法、系统方案开发能力。不仅是产品迭代加速,歌尔的4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也大多用上了自主设计的装备。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李楠)为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补齐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和人居环境短板,潍城区根据省、市2020年...
潍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潍坊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