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宋学宝 张 鹏
12月27日,潍坊鲁台会展中心三楼,桑火尧艺术特展位于核心区域。在第十届中国画节·第十三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中,这里属于中国画节当代艺术方阵。
几位老人踱步走入,看完一圈后不禁摇头:“没看懂,不知道画的是什么。”几名年轻的网红达人,则在具有光感的色彩下不住地拍照留念。
桑火尧的中国画,可以用“方块”来描述,深浅不一的同色方块叠加成为作品。方块四边颜色饱和,中间呈现光感。这样的“方块”画,桑火尧坚持了22年,他说:“我的方块是一种笔触,作为一种符号存在的。我所有的作品创作,都是通过理性的叠加,产生无限的伸张性。”
“如果单一色彩的画面缺少光的视觉元素,就会太单调了。只有加入了光感,才能够把中国水墨的色彩发挥到极致,气韵才更加生动。”桑火尧说,现在的绘画作品,特别是中国画色彩太多,单一纯粹色彩的作品反而较少见。
桑火尧是中国有影响力的当代水墨艺术家,中国境象主义艺术的创导者,他的作品被业界称为“桑氏方块”。
在中国画中,少有人把方块符号运用到绘画上。桑火尧作品中的方块形式符号,从生活日常和中国易经卦象及汉字形式中得到启示。他认为方块形式是理性的,是一种控制,而水墨的渗化是不确定性的,是一种反控制的自然力量,既隐喻现实中人性的困惑,也暗接中国宋代瓷器自然裂变的审美趣味。
“单一的方块笔触通过持续的渲染与叠加,理性与感性互相交织,形成一个可以神驰的精神上的宇宙空间。其积叠笔墨的过程也是时间积聚和能量积蓄的过程。”正在现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执行策展人钱晓鸣介绍说,桑火尧方块积叠所形成的“玉质”触感和瓷器冰裂状的形式感,呈现了生命时空的切片和混沌状的宇宙原初,重新打开了绘画的平面,传递出了空灵、平和与宁静。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夏可君告诉记者,桑火尧把“方块”变成山水,或轻盈缥缈,或厚重下坠,涌动着勃勃生机与无限美感。
据悉,当代艺术方阵尝试性引进能代表当代艺术创作潮流且具有正能量的当代艺术名家,进行作品集中展示,旨在体现中国画节的广泛性和艺术包容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庄新)奎文区位于市区中心地带,商圈众多、小区密集,停车难几乎成为常态,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