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超)为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机制,推动课后服务课程化、标准化、规范化实施,着力打造潍坊课后服务升级版,助力“双减”工作在校内落实落地,市教育局近日印发《潍坊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在前期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十项规范的基础上,《实施细则》从服务范围和时间、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校园安全管理、各方协同育人、假期托管服务、组织保障机制等七个部分细化45条内容,创新组织方式,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实施标准,指导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重点突出了六个方面。
优化服务时间。将课后服务时间划分为作业时间、自主(社团)时间、微主题时间、家校交流时间等“四个时段”精准化实施。同时实施“弹性入学+弹性离校”制度,学校可结合实际设置2-3个课后服务结束时间点,由家长根据实际自愿选择。对于因特殊情况申请早上提前到校、下午延迟离校的学生,学校应统筹考虑、妥善安置。
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学生予以全面关怀、因材施教;开展学情会商,每学期更新学生成长档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帮助。“一校一案”,以学期为单位编制课后服务计划,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组织、责任分工、制度要求、保障措施等内容。
加强对教师关心关爱。在教师选派、岗前培训、工作量安排、补助发放、激励机制、关爱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要求。统筹安排教师“弹性上下班”和教育教学活动,既保障教师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备课、教研等留出必要时间。学校建立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谈心谈话制度,建立教师诉求反馈机制,畅通反映渠道,及时采纳教师合理化的意见建议。
强化安全管理。重点规范疫情防控、校园安全、学生心理健康、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周边安全、校舍设施安全、意外保险等8个方面。
推进假期托管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将寒暑假托管服务纳入课后服务实施细则,明确政策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假期托管服务工作。每个街道(镇)至少确定1所学校,城区及学生家长需求较多的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学校数量,学生按照就近原则参加托管服务。
推进各方协同育人。加强与家长、公安、卫健、市场监管及社区的联动。对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各类因素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化解、处置,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14日讯(记者秦国玲)近日,潍坊市教育局印发《潍坊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细则》,着力打造潍坊课后服务...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