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纷争,说到三国时期就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的一代枭雄——曹操,然而曹操能有后来的丰功伟业又不得不提到他在济南的一段为官经历。
曹操从小“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但十分聪颖,且有权谋。20岁时被举孝廉做了郎官,后任顿丘县令。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被任命为济南国相。三国时期的济南国虽然名为“国”,却只是个行政单位,相当于郡。当时济南国下辖十几个县,各县长官攀附皇亲国戚,贪赃枉法,曹操上奏后罢免其中的8人。
在曹操治理下,虽然济南国的社会风气大为好转,但由于济南国的豪强势力太大,曹操难以继续为官,不得已辞官还乡。直到汉灵帝中平三年因朝廷征召,他又进京任都尉。在京城参加了以袁绍为首的反董卓联盟,董卓被杀后,他参加了当时的军阀混战。在混战中,黄巾义军以为他禁立祠堂是反对汉朝的,所以当杀死兖州刺史刘岱后,黄巾义军迎接曹操为兖州刺史。他利用兖州刺史的权力招兵买马,在济北国(今长清、平阴等地)击败黄巾军,受降了兵卒30万,加以整编,号为青州兵。他依靠这支力量占领了徐州,夺取了豫州,在许昌迎接汉献帝,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从而建立了霸业。 (爱济南记者彭栋)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一代枭雄济南为官,惩恶除奸政通人和;禁立祠堂百姓爱戴,收复义军雄霸天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潘来奎通讯员石金科谭俊超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作为全国...
青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