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付生
通讯员王乐民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效益,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近年来,寿光市第二中学始终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俯下身子服务,放下架子倾听”的工作思路,以构建两个平台、创建和谐校园为重点,努力提升办学满意度,该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及家长、社会的高度认可。
搭建两个平台
真心为师生服务
构建校内“对话与服务”平台。在校内网站开设“校园民生”专栏,全校师生可以随时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师生个人遇到的困难,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网络管理,对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限期一个工作日解答,或责成有关部门限期三个工作日解决。同时设立网上校长信箱,进一步强化校长和师生的联系与交流。
构建校外“沟通与互动”平台。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该校面向社会,开通热线电话,设置专人每月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就学校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生活食宿、安全健康等五大方面的工作,全面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汇总整理如实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学校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部署,确保各项建议和意见的及时反馈、落实。
成立两个导师团
帮助师生成长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该校成立党员干部导师团,明确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名后进生,尤其对家庭贫困、学习困难、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适时开展捐助活动,定期同他们亲切交流,针对学生差异,进行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和生活上指导,用尊重和关心努力走进学生心灵,促其战胜困难,健康成长。
党员骨干老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核心和宝贵财富,为更好地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该校又成立了党员骨干教师导师团,同年轻教师“青蓝结对”,并制定考核与奖励办法,激励优秀导师的积极性,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走下去,请进来
认真倾听各方面建议
走下去,到学生家中倾听意见。本学年,学校制定《寿光二中“万名教师访万家”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全校教职工人人参与,学校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每人家访2户,其余教职工每人家访1户,家访的重点放在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体及心理不健康等特殊群体学生,同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予以特别关注、关心和关爱。
请进来,面对面交流合作。在日常工作中,该校定期举办“课堂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教育,同老师面对面,与课堂“零距离”。家长亲身感受子女的课堂表现,老师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家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亲情对话,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校领导与家委会委员同处一室,促膝交谈,亲情对话,面对面接受家长委员会的批评和建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蔺华庆)为提升自侦干警在信息化条件下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能力和侦查效率,近日,寿光市检察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业务学习活动,为全院干警提供了套餐式的大练...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