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付生)从年4月开始,寿光“智慧环保”系统投入试运行,依托该系统,寿光环境执法人员实现环境监察现场检查与网上巡查的有机结合,彻底改变了以往“灭火式”执法的困境,从“猫捉老鼠”变为“天眼指路”。
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现。近些年来,各类环境事件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环境管理标准进一步加严,对各级环保部门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寿光产业结构偏重,燃煤、化工企业数量众多,环境监管压力很大。现有监管模式因人力、物力有限,存在效率低、漏洞多等问题,难以实现对排污企业小时全天候监管,少数企业仍然抱有侥幸心理,利用夜间、雨天等时间天气条件违法排污。如果继续走老路子、用老方法,很可能挂一漏万、疲于奔命,必须转变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环境监管模式上探索新的突破。
为此,从年开始,寿光投资万元全力打造“智慧环保”系统,迈出了全省县级市环境监管信息化第一步。该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并判断出数据超标的污染源点源,筛选出可能的超标原因并及时推送给相关的执法人员,指导执法人员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达到精确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目的。
通过高清视频监控、污染源与环境质量实时在线数据、GPS轨迹、电子锁等先进传感技术,借助“智慧环保”,寿光环保部门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覆盖辖区内所有重点污染源和公共点位情况,可随时掌握区域内环境质量状况,有效解决了人员缺乏与监管任务繁重的矛盾。
据寿光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智慧环保”系统包括2个基础平台和7个应用子系统,业务范围覆盖了监管、监测、应急、政务等多个方面。2个基础平台一个是环境数据云中心,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为环境监管提供“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另一个是地理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支撑平台,可直观的反应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点源变化等基本信息。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多个高清视频监控点及视频云存储,对该市排污单位及重点监管区域进行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管理系统,通过接入排污单位、环境质量、特种污染因子等实时监测数据,为环境监察、排污费征收、总量减排等提供数据支持。移动执法系统,通过电子处罚系统与智能执法系统的紧密配合,形成完整的执法数据链,从而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推进环保执法达到主动、精确、快速和规范的目标。环境应急系统,通过风险源监管、应急管理、监控预警、事故溯源等应用子系统,实现环境事故应急管理。危险废物监管闭环管理系统,对危废产生、运输、处置环节,采取视频监控、电子锁、运输车辆车载视频和GPS轨迹监控等手段,对产废单位、处置单位、运输企业等,进行全过程、动态化、智能化监管。环保政务系统,涵盖了环保所有相关业务,主要包括云桌面、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移动办公系统,缩减了纸质办公过程中的流转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压缩自由裁量的空间。公众参与系统,主要包括外网门户和移动客户端,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大信息公开,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的力度。
“智慧环保”系统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寿光市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对排污企业形成了有效震慑,提高了办公效率,在现场执法过程起到了留痕、快速、规范的作用,为寿光市推行刚性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5月日夜间,一辆水泥商砼罐车将清洗废水倾倒在寿光市青邱村丹河内,造成水质超标。以往应对水质超标,首先是对沿途进行排查,不能直接锁定污染源,而通过“智慧环保”高清视频监控,该罐车特征及违法倾倒行为被完整记录。根据视频提供的情况,寿光市环保局安排执法人员加大了对青邱村丹河桥附近巡查力度,做到了执法检查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有效杜绝了环境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韩立新)近年来,潍坊市积极完善现代水网建设,持续加大投入,目前已构建起潍河、弥河、白浪河、南北胶莱河和小清河等五大水系,全市拥有大中型水库座、平原水库5座、小型水库座、...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