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苗世杰
11月20日,寿光市圣城街道马范村,村民刘素萍正在观看弥水电商小镇总体规划鸟瞰图。“我看有公园,有学校,还有医院,这里以后生活很方便。”刘素萍告诉记者。
弥水电商小镇总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在今年7月份以前,这里还全部是村庄、企业和大棚,圣城街道仅用3个月的时间,全部完成拆迁,棚改项目动工建设。
据介绍,弥水电商小镇拆迁现场,共拆迁7个村庄2786户,企业17家,蔬菜大棚、畜牧养殖棚899个,共计拆迁建筑118万平方米,为弥水电商小镇腾出开发用地5500亩。
圣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勇说:“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针对户数多、企业多、大棚多、情况复杂的实际,利用3个月的时间进行入户摸底、入企调查,逐一制订方案,无论哪个环节、哪个细节、哪个程序都广泛征求群众和企业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涉及的全部村庄均在两天内签完拆迁协议。”
按照圣城街道的棚户区改造政策,刘素萍家可以得到200平方米的安置房和100平方米的保障房。“现在,所有的拆迁费用、临时安置费用都发给我们了。每家每户的政策都一样,我们心里踏实,现在盼着住进新楼房了。”刘素萍说。
2018年,寿光共实施棚改项目13个,建设安置住房4588套,全部为实物安置,涉及圣城、文家、洛城、侯镇4个镇街。
在寿光城区西部,文家街道文家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建设中,部分楼房已经封顶,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该安置区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规划用地面积245亩,同时配套建设物业管理中心、文化中心、集体商业等。
“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为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让群众感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也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不断推动西城功能完善、形象提升、发展突破。”文家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温志永说。今年5月,文家街道对赵家、先锋、冯家、岳东、岳西等园区村实施棚户区改造。赵家村200余户240口房屋,仅用10天,全部完成拆迁。
“我们是一把尺子量到底,所有文家棚户区改造项目都是一个政策。按照文家街道的实际情况,我们这边棚户区改造都是135平方米的安置房还有50平方米的保障房。”温志永说。
圣城街道在大棚拆迁工作中,涉及户与户土地承包、大棚转包、农业设施分配等多种难题,各村都把遗留问题提前化解,村民们对大棚拆迁补偿标准稔熟于心。
在南马范村拆迁中,圣城街道拆迁办的曹洪涛、董福君等和评估公司一道,从丈量、评估、复核,到勘察、核对、对比,每一个大棚最少的去过3次,最多的去过八九次。
“南马范村大棚区拆迁涉及1000亩,走一遍要3天,每一户、每一个大棚都要到现场,从丈量评估到复核用了10天。早上5点多到现场,晚上10点多回家。”曹洪涛说。
“参加拆迁的干部都是专家,他们全面掌握拆迁政策,确保与村民零距离沟通,确保村民有疑问、有困难第一时间找到干部,干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拆迁。”刘勇说。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9日讯(记者蔚晓贤)29日,几名齐鲁壹点情报员通过齐鲁壹点情报站@记者爆料称,自己所在的单位已经五个多月没发...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