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寿光新闻 > 正文

妇唱夫随 老两口签约捐遗体

来源:潍坊晚报 2018-12-21 09:46   https://www.yybnet.net/

年近八旬的张凤兰和李尚孝乐善好施,希望百年之后生命价值仍能延续

78岁的张凤兰曾说,为感恩而活,便发觉世界处处皆美好。她和79岁的老伴李尚孝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写诗、画画、摄影、帮助他人,每天的生活都过得极有意义。近期,老两口又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那就是一起签了遗体捐献协议。他们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还能将生命价值延续,帮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捐献遗体奉献社会

12月19日,记者走进奎文区九龙山庄小区张凤兰和李尚孝老两口的家,看到客厅、卧室、书房均有花鸟风景画,这些都是78岁的张凤兰创作的。张凤兰说话干脆利落,待人热情,此时正在书房里认真作画。她79岁的老伴李尚孝听力有些困难,正在电脑前安静地剪辑自己的摄影作品,两位老人都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您志愿在逝世后将遗体(角膜)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这种高尚的精神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张凤兰和老伴小心翼翼地拿出两份《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证书》,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很多年前,我就有捐赠遗体的想法,但苦于找不到捐赠渠道。”张凤兰说,她和老伴打算百年之后不设墓地、不烧纸钱,更不讲究风光下葬,只想在简单的追悼会后将遗体捐赠,用于医学研究,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2017年8月初,张凤兰老两口几经辗转联系到了潍坊市红十字会,了解了遗体器官捐献的流程,从坚定地登记、庄重地签下自愿书,到拿到捐献证书,历经一个月。办理完了所有手续,捐赠事宜全部落实,两人心里踏实了。“如果我百年之后还可以帮助到别人,还可以回报社会,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张凤兰说。

拉锯半年劝服儿女

张凤兰和李尚孝都是寿光人,曾是当地中学的老师,退休之后,他们从寿光老家来到潍坊城区定居。两位老人风风雨雨走过了50载,一辈子相敬如宾。

“如果我们的角膜是好的,那捐献出来就能让看不见的人重见光明;如果我们的肝和肾是好的,捐献出来就能够拯救一个家庭,也是积德行善。”张凤兰说,他们把全身可用的部分都捐出来,如果不能救助别人,拿去做医学研究也是好的。实际上,最初张凤兰有捐献遗体的想法时,老伴并不赞同,但了解到张凤兰的一番心声后,老伴毅然决定尊重她的意愿,并一同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

在老两口看来,遗体、角膜捐献是供教学及科学研究,让他人重获新生、重见光明的高尚行为,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崇高体现。但两位老人捐献遗体的决定,最初还是遭到了儿女们的反对。“最开始,孩子们都不同意我们捐献遗体,几乎天天掉着眼泪劝我。”张凤兰说,但她作了决定的事,便不会轻易改变。“我把遗体捐献出来能帮助他人,能造福社会,这是多好的事啊!”张凤兰和老伴反复做儿女们的思想工作,拉锯战打了半年多,孩子们最终被父母的坚定意志所打动,同意尊重父母的决定。

一直乐观对抗疾病

张凤兰说,她之前也考虑过攒钱买个墓地,后来孩子们都越来越有出息,走得也越来越远,她觉得等他们老两口去世后,堆个坟头让天南海北的孩子们回来上坟的意义不大,倒不如一家人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于是,她就有了捐献遗体为社会做点贡献的想法。

但让张凤兰更加坚定这个想法的还是她多年来与病魔抗争的经历。张凤兰老人现在儿孙满堂,生活十分幸福,但年轻时生活并不顺遂。她的父亲很早病故、母亲患病,看着六个年幼的弟弟,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她担起了家庭的所有重担。后来高考失利,大学梦碎,遭受重大打击的她,又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张凤兰被查出患有癌症,之后又做过肠胃、膝关节等方面的大手术,她一直用乐观的心态与疾病抗争了20多年。

在女儿李彩华的印象中,母亲乐观极了。当年母亲查出癌症,在动手术前,让父亲陪着去了一趟北京,在天安门前留影,尽情地游玩,算是了却一桩心愿。可能因为心胸豁达,母亲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我们俩希望将遗体捐献,作为医学教学、研究之用,让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让更多病人得到健康。”张凤兰说。

办好事心情会舒畅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张凤兰常说为人办点好事心情会舒畅。老两口从年轻时就乐善好施,学生家里有困难想辍学,他们一番劝解打消学生的辍学念头,并悄悄为学生交学费;住校的学生没有被褥盖,他们就将自家的被褥送给学生……此类事情,不一而足。

如今老两口的生活丰富多彩,十分充实,他们都报名参加老年大学,张凤兰学起了画画,李尚孝则学起了摄影。张凤兰除了画画,还写诗和小说,她的作品还曾多次获奖。作为社区志愿者,她利用所长,将自己所作国画放到社区文化活动室,丰富社区文化氛围。而作为摄影发烧友的李尚孝去荣成拍天鹅、去野驴岛拍海鸥……冬天拍雪、夏天拍荷,秋天拍果实,春天拍花朵,用镜头记录生活。周围邻里谁需要拍照,他都热情帮忙,而且会洗出来给人家送去。当然,他镜头中最多的模特还是张凤兰。

老两口整理的书籍《摄影诗画》,不仅有两人的生活点滴,还分享了他们的部分作品,很有意义。一人写诗作画,一人摄影录像,李尚孝和张凤兰过着别样的老年生活。在延续生命的过程中,他们发光发热,回馈社会,也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文/图本报记者隋炜凤

新闻推荐

寿光:把检察工作向更高水平推进

近日,在荣获“全国模范检察院”称号后,寿光市检察院党组没有满足于荣誉,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干警思想状态,积极寻找新思路、探索...

寿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寿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省领导来潍调研2018-12-20 09:07
猜你喜欢:
评论:(妇唱夫随 老两口签约捐遗体)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