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1月23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大会上传来捷报:获评的31个2018年度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中,江阳区榜上有名,也是泸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
跻身全省先进,江阳区优势何在?近年来,江阳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三农”工作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彩。
农业兴 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6.84亿元
站在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观景台极目远眺,万亩蔬菜尽收眼底;走进智能温控蔬菜大棚,各种蔬菜盆景、蔬果雕塑星罗棋布,三五成群的员工在蔬菜“森林”里劳作,仿佛置身于蔬菜的“童话世界”。
近年来,江阳区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有关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走“高端”发展路线,投入财政支农资金6.43亿元,实施农业重点项目85个,把董允坝作为现代农业核心腹地进行打造。
“现代化农业不仅要搞好种植加工,还要做好要素保障,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江阳区成立以区委书记和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江阳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文件,聘请浙江大学编制《江阳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引进山东寿光龙头企业带动示范,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搞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领先的科技。”江阳区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采用荷兰吊架栽培、西班牙水培、以色列无土栽培等世界领先的先进栽培模式,采用物联网自动控制、物理和生物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先进技术,极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018年,江阳区各类优质果蔬种植面积30余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1.3万吨,出栏生猪30余万头,水产品总产量达10050吨……农林牧渔总产值36.8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2亿元。
农民富
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1元
“生意好的时候,我每天都要接待30多桌客人。”说起丹林樱花谷景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樱花缘农庄老板袁云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产业融合发展是关键。江阳区狠抓农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绿色观光功能,引导镇街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基地、建立特色园区。目前,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石寨-通滩万亩有机高粱产业园、丹林樱花谷等产业园持续做大,并连续举办了三届蔬菜品赏会、梨花节、菜花节、樱花节、丰收节等乡村旅游节会活动,让江阳区全年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接待乡村旅游游客790余万人次。
“我们还建立多元化增收机制,助力农民增收。”江阳区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江阳区设立人才发展基金3000万元,扎实开展人才引进工程,吸引农业科技、乡村实用、返乡创业等人才1000余名。培育各级龙头企业27家,发展各级示范农民专合社319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订单农业6.5万亩,带动2.3万户农民发展生产,实现户均增收700余元。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巩固提升农民务工收入,转移输出就业13.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9.41亿元。同时安排扶贫专项资金4100万元,帮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发展养殖等产业增收。
2018年,江阳区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1元,同比增长9.2%。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石如宽戴玉亮2018年5月份,寿光洛城街道黄家庄村一菜农因用火不当,导致自家大棚着火,好在村内自备...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