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勋老人视频寻人全媒记者王忆铭
几天前,一则《章丘老兵你在哪里》的寻人视频在网络迅速传播,一位91岁的寿光老兵,希望有生之年能见见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的老战友,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发出后,各方力量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章丘黄河镇88岁的王善荣老人。4月11日,两位分开了67年的老战友再次见面,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承受了生与死的较量,两位老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刘兰勋老人是寿光的一名退伍老兵,他在视频中寻找的老战友正是我区黄河镇王家圈村88岁高龄的王善荣。6岁时,王善荣的父亲就死在了日本鬼子的屠刀下,自小跟着太奶奶生活的他,在生活的坎坷中磨砺出刚正秉直的性格。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响应国家号召,十八岁的王善荣毅然报名去了前线。在部队,先后参加了解放大西南、解放西藏、抗美援朝等战役,1950年10月,王善荣去了西藏,做了一名工程兵,先期是修川藏公路的工程兵,还去了昌都和拉萨战场修筑工事,个头虽不高,却有着一股子韧劲和耐力,成为一名主力兵。西藏和平解放后,王善荣又跟随部队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是当时工程兵一团三营八连一排二班的一名战士,而寻人的寿光老兵刘兰勋正是一排排长。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王善荣先后三次受伤,如今,脖子右侧,胸膛左侧,右腿大腿上,战争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辨。最严重的,就是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遭遇敌人炮火袭击,王善荣右腿大腿根部严重受伤,血肉模糊,已经无法站立。由于前线的医疗条件有限,王善荣必须要回国治疗,临行前,躺在担架上的王善荣拉着排长刘兰勋的手说:“排长,等我伤好了,我还回来找你……”此后一别,就是跨了世纪的67年!
正是王善荣当年的一句承诺,让他的老排长刘兰勋一直记挂着。随着岁月的流逝,那段血与火的时光在刘兰勋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为达成老人的心愿,家人替刘兰勋发出了“章丘老兵你在哪”的寻人启事,一传十,十传百,从寿光到章丘不断扩散。在这条寻人信息不断扩散的同时,特战救援队寿光分队义务扛起了寻人的重任。
通过多种方式,特战救援队寿光分队大队长董阳终于通过军人事务局联系上了王善荣的家人。4月3日下午,董阳与同事一道带着刘兰勋老人的视频资料和照片从寿光驱车,来到了位置偏僻的章丘黄河镇王家圈村。为了能更进一步确认,众人还特意从邻村找到了和王善荣一道入伍的马讯东,马讯东老人清晰地记着刘兰勋和王善荣当年的事情。
在王善荣老人的家里,董阳让王善荣看了刘兰勋的照片和视频,并讲述了一些当年他们的事情,然而这一切却没能唤起老人家的任何记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老人动情地讲着自己的故事,却一个劲的摇头说不认识刘兰勋。董阳不甘心就这样遗憾结束,她激动地流着泪打着手势说:“爷爷,你还记得当年的三营八连一排二班吗?”“三营八连一排二班!”至死不忘的一串数字,像洪水猛兽般撬开了王善荣记忆的闸门。“三营八连一排二班,”老人重复着:“刘兰勋!”这时,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王善荣老人也拿毛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思绪走进了那个炮火连天、腥风血雨的年代……
董阳带着满意的答案回去了,接下来就是安排两位老人的跨世纪相聚了。那几天的时间里,王善荣老人不光是见人唠叨,还自言自语:“(刘兰勋)说来了,咋还没来呢?”
4月11日,上午9点,刘兰勋老人在家人和董阳的陪同下,历时三个多小时,跨越400多里地,终于来到了黄河镇,见到了67年未见面的老战友,一个伴着泪水的拥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两人促膝而谈,从西藏解放到抗美援朝,从所有的战友们到每一场战斗,一幕幕展现在他们面前,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自然而亲切。
相聚总是短暂,时间总是匆匆。下午2点多,两位老人还在不停回忆着过去,分离的时刻到来,老人又流下了眼泪,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不愿松开,刘兰勋拥抱一下王善荣说:“明年,我再来看你……”王善荣使劲地点点头,目送着老排长远去的车辆。
分别是军人的宿命,相聚是军人的心愿。一场短暂的相聚,带我们走进了老兵们过去的岁月,走近了老人们现在的生活。希望在两位老人有生之年,幸福安康,健康长寿!
新闻推荐
本届将展出2000多种蔬菜、100多项前沿技术 年年菜博会 岁岁有亮点
□石如宽戴玉亮报道即将开幕的第20届寿光菜博会8号展厅。□本报记者石如宽戴玉亮第二十届中...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