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孔嘉通讯员刘宁)全市工作落实年动员部署暨“双招双引”对外开放推进会议召开后,市农科院迅速行动,对准确把握当前发展定位,在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上做好农科院文章进行了规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通过一系列动员学习和任务分解,全院干部职工能动性不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持续增强,全院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主动出击,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市农科院主要负责人带头行动,多方寻求突破口,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与韩国新罗大学签订了框架协议,共建潍坊中韩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创新中心,在对外开放合作和招院引所上迈出了近年来的第一步。3月8日,与韩国新罗大学校长朴一行就创新中心建设事宜进行了进一步磋商。目前,项目框架协议已经签订,创新中心落户食品谷,注册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年内可完成中心注册,人才引进及部分研究工作将正式启动。同时,利用农科院基础优势,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孔祥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果蔬加工与贮藏团队主任、研究员王文亮先后与该院签订合作协议,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积极谋划,主动对接综试区建设。按照综试区总体规划,充分利用该院试验场区位优势,与食品谷集团联合开展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拟利用冻干、烘干、破壁等技术对潍坊市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目前,合作协议书已经签订,投资1000万元的项目依托公司已经成立,年内完成生产加工场地建设、前期手续审批工作和首批产品加工生产、包装上市。开发出生姜、芦笋等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2-3个。
寻求合作,构建“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今年以来,农科院坚持向上走出去,与高层次大学、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向下沉下去,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融合发展,在项目、成果申报,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迈出了扎实有效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与省农业农村厅土肥总站、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鲁东大学等联合申报山东省农业重大创新应用项目、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和省科技计划(第二批)项目,或合作申请“神农奖”、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奖、省科技进步奖、省农牧渔业丰收奖省部级奖项,与潍坊职业学院、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寿光永盛公司、潍坊安丘大良种业等15家当地高校、企业等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科技创新,目前已经联合申报科技创新项目12项,成果10项。
服务一线,积极投入到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对科技推广服务进行了全面优化,确定了科技推广服务“亮点、重点双突出”的原则,制定了工作计划。组织专家前往青州、寿光、昌乐、峡山、滨海、坊子、寒亭、高密等县市区开展技术指导60人次,针对春季潍县萝卜、果树、小麦、畜牧、设施蔬菜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开展现场观摩会2次,解决了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深受农民欢迎。大力发展农业主产区+专家、农民合作社+专家、农业龙头企业+专家、示范基地+专家、种养大户+专家的“五+”服务模式,搭建起了高端人才高效便捷的服务直通车,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技术难题,迅速提升了科技服务效率和水平,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先后与寒亭区开元街道建忠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坊子黄旗堡西红柿基地等6处基地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目前在全市规模性试验示范基地已经达到105处,遍布潍坊12个县市区的80多个乡镇。同时依托科技成果先后与12家企业签订成果转化合作协议,目前扶持企业、合作社超过100家。达到了年建粮食、蔬菜良种、果树苗木繁育基地5000亩,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基地100万亩的规模。
发挥优势,全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为更好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回乡创业农民工、大学生创业人员、农场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带头人等各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和“田秀才”,市农科院在中国食品谷潍坊慧三浓职业培训学校设立“乡村人才培训专家工作站”,先后选派专家6人就蔬菜、植保、玉米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授课,深受农民欢迎。
2019年,市农科院将按照“工作落实年”的要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主线,以品种选育、标准制定、农技推广为重点,加强项目、资金、人才“三个引进”,实现专家与农民、科研与产业、成果与市场“三个对接”,认真分析影响事业发展的问题和不足,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不断提升全院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为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创新提升“三个模式”贡献农科院力量。实施好种业科技创新行动,进一步优化育种方向,加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常规育种结合力度,形成加快培育一批适宜潍坊地区种植、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年内育成蔬菜、果树、花卉、花生、豆类、小麦、玉米等新品种(系、组合)120个以上,较去年增长20%。实施重大应用技术科技创新行动,主动对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加快农业行业标准和农作物标准的制定,年内组织申报蔬菜、林木、果品、粮油等方面地方标准(技术规程)30项以上。实施生态振兴科技行动,开展畜(禽)-粪-林果、蔬菜等种养结合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开展养殖场农牧废弃物中抗生素等污染源的源头减控技术推广与示范,建立示范基地2-3处,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在林果、蔬菜产业中的规范化、规模化应用,有效降低畜禽粪污的环境污染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开展肥料减施增效技术、菇渣炉渣基质化利用技术、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设施重要害虫生物防控技术等研究,切实减少化农药肥施用量。围绕农民增收和全市农业需求,扎实做好科技服务“下篇文章”。一方面,持续推动“百处示范基地”建设。结合省、市两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与有关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衔接,围绕全市规划的10个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广示范该院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十大主推品种”和“十大主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应用,每一个主推品种、每一项主推技术年内确定一个示范基地,每个基地面积不低于10亩,制定详细的示范推广计划,真正形成规模,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育新动能。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做好成果转化工作。围绕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需求,大力推进“院院”“院校”“院企”“院地”产学研合作新发展。不断拓宽与企业、基层镇街的合作,积极开展合作研发与成果转化。完善院科技成果待转化储备库,加快院科技成果的转化,年转化品种不少于5个。实施地方特色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在提升品牌农业科技支撑力上展现新作为。一方面深度融合寿光蔬菜产业。全面对接寿光蔬菜种业,加强蔬菜品种培育,每年选育出蔬菜新品种8-10个,联合种苗企业对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提升国外品种替代率。另一方面扎实推进潍县萝卜、潍坊大姜品质提升。针对制约品质提升的瓶颈,加大种质资源创新,加快优质的潍县萝卜、潍坊大姜新品种培育。加快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研究建立完善的种植体系。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主产区全覆盖。依托示范基地,加大新品种和高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升全市潍县萝卜、大姜品质,助推潍县萝卜、潍坊大姜品牌形成和产业发展。实施参与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行动,在积极向市政府政策靠拢上展现新作为。一方面打造高端农业综合示范园。依托该院试验场位于综试区核心区的有利位置,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打造蔬菜育种科技园。另一方面抓好综试区重点任务。重点针对万亩西瓜种植园和西瓜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组织成立专家组,与市农业农村局、寒亭区政府积极对接,在寒亭区固堤街道建设2-3处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在西瓜育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新闻推荐
4月27日上午,由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潍坊报业集团主办,中南保利樾府、中南熙悦承办的“城市向上一路向南”悦跑接...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