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寿光 > 正文

咬牙贷款建棚命运从此改变

来源:潍坊晚报 2019-11-06 14:30   https://www.yybnet.net/

唐学军种大棚第一年就成万元户

11月1日,记者来到寿光市田柳镇袁家桥村,在村南一个蔬菜大棚里见到了70岁的唐学军。袁家桥村是寿光著名的蔬菜大棚种植村之一,全村共有400多个蔬菜大棚,唐学军是村里最早开始种植蔬菜大棚的一批人。他告诉记者,大棚改变了村民们的命运,当年他咬牙贷款建起蔬菜大棚,如今想来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上过高中当过教师,在同辈当中算是文化人

唐学军出生于1949年4月28日,今年70岁,是土生土长的寿光市田柳镇袁家桥村人。不过,与其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不太一样,唐学军全身上下收拾得很利落,人也显得很精神。对此,他归结为自己有点文化的原因。

“我有高中学历,在同辈人中算是文化人。”唐学军笑着说,当时他们那的寿光田柳二中成立了一个高中班,有54个名额,他是其中之一,他们是这所学校的第一批高中生,只不过因为不可抗原因,只办了一年就停办了,给他们发了毕业证。

尽管只读了一年高中,但当时的唐学军还是周围一片最有文化的人之一。后来,村里的学校缺老师,他被选上,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一干就是五年多。

唐学军说,当时干民办教师和当农民一样,都是挣工分,好处是不用下地干活。他当时教的是语文,由于年轻想法比较多,也比较爱创新,能够想出一些好点子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受到学生们欢迎。

“我教的学生至今还念我的好,有些学生如今出息了,见了面还会喊我一声唐老师,有些学生逢年过节还专门过来看望我,这是我比较自豪的一件事。”唐学军笑着说。

农闲时节骑自行车贩鱼卖姜,赚钱补贴家用

后来,因为政策原因,唐学军离开了教师岗位,成为一名普通农民。那时和现在不一样,地里能种的就是玉米、小麦、黄烟等寥寥几种农作物,一年到头忙碌下来挣不了多少钱,养家糊口都困难。

唐学军说,由于他家人口比较多,单纯靠种地养家非常难,日子过得特别苦。那时候种地,到了冬天有三个月闲着没事,他就利用农闲时间贩鱼贩姜,赚钱补贴家用。“为了做生意,我特意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是稀罕物,为了做生意我下了大本钱。”唐学军笑着说。

在寒风刺骨的冬天,每天凌晨三四时,唐学军就骑着自行车,赶往外地进鱼。有时去峡山,有时去昌邑,最远的时候去过平度,一般要骑四五个小时才能赶到。在他的车后座上挂着两个篓子,能装100多斤鱼,进货后他再马不停蹄地骑回来,等回到家天已经黑了。

“那时候骑一天自行车,全身上下大汗淋漓,两条腿都是酸的,大腿经常磨破皮。”唐学军说,为了保证鱼的新鲜度,第二天他就得骑上自行车四处转悠卖鱼,直到将鱼卖光再去进货,这样周而复始。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很苦,但付出总有回报,经过一冬天的忙碌,他们全家可以过个好年,孩子们可以穿上新衣服,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他觉得再苦也值得。

贷款五千建起蔬菜大棚,当年毛收入过万元

真正改变唐学军和袁家桥村人命运的事情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到三元朱村的影响,当时的寿光县开始在全县推广冬暖式大棚,袁家桥村也不例外。

唐学军说,当时建一个大棚的成本非常高,需要四五千元,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一笔巨款。而且村民们都没有见过这种大棚,不知道该怎么种植,一下投入这么高的成本建棚,心里充满顾虑。

村干部选中了有文化的唐学军作为突破口,做他的思想工作。“当时由于我经常贩鱼卖,解决温饱不成问题,胆子大一些,思量了几个晚上,决定豁出去干一番。”唐学军说,他到银行贷款5000元,建起了村里第一批冬暖式大棚。

“种大棚实在太苦了,比种地累得多,日夜不敢休息,拉帘子、放风、浇水、施肥……我操心着大棚里的一切,一刻不敢放松,万一种砸了,可能几年时间都缓不过来。”唐学军说。

唐学军的付出收到了丰厚的回报,种大棚的第一年,棚里的菜就受到了热捧,一年到头杂七杂八的收入加起来,毛收入超过了1万元。“那时候万元户是‘土豪’的代名词,虽然我当时欠着一屁股债,可切切实实看到了希望。”唐学军说,看到种蔬菜大棚确实能挣钱,村民们纷纷种起大棚,他们村从此踏上了腾飞的道路。

大棚管理实现智能化,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唐学军表示,虽然这么多年下来,全国各地种植蔬菜大棚的地方越来越多,可是寿光市作为蔬菜之乡的地位,一直没有动摇过。寿光市的蔬菜大棚种植户,可以说是旱涝保收,只存在挣多挣少的问题,几乎不会赔本。“这么多年下来,每户菜农都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种植经验,就连专家都非常佩服,比如说我们村的西红柿,品种不算特别,可种出来品质就是好,远近闻名,只能说是管理更合理。”唐学军说。

而更让唐学军自豪的,就是村里的蔬菜大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感叹自己这70年没白活。唐学军说,刚开始种大棚的时候,棚墙都是土墙,菜农需要天天待在棚里,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虽然挣钱,可是那种累让人打怵。可是现在,蔬菜大棚种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唐学军指着大棚里一根根黑管说,这是滴灌技术,只要打开按钮,水肥一体化,直接可以浇地施肥,不需要人工。“现在大棚里已经实现自动化,浇水、施肥、卷帘子,这些以前累死人的活儿,现在全都实现自动化了,根本不需要人工,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唐学军说。

“以前说万元户了不得,现在我们村百万富翁一抓一大把,以前的穷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唐学军感慨道。

文/图本报记者赵春晖

人物小档案

唐学军,寿光市田柳镇袁家桥村人,出生于1949年,普通农民,人生经历丰富,当过民办教师,贩过鱼卖过姜,种过蔬菜大棚。作为一名普通蔬菜种植户,亲眼见证了寿光蔬菜大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他自己也从温饱难以解决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全家实现了小康,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有车开。

新闻推荐

挽雕弓如满月巨淀湖边看神射

11月2日,2019巨淀湖杯全国传统弓比赛在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巨淀湖景区射箭场拉弓开赛,11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射...

寿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寿光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咬牙贷款建棚命运从此改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