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委组织部等四部门<关于深化和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潍办发〔〕号)精神,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评选出名校长为第二批潍坊市特级校长。特级校长是全市中小学(含职业中专、幼儿园)校长(园长)的优秀代表,集中体现了热爱教育、懂教育、会管理的特质,理应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特级校长要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学校(幼儿园)党建工作中做好表率;要在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中当好先锋;在依法自主办学,加快构建现代教育治理结构中走在前列;在抓班子带队伍,依法从教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特级校长任职学校必须做到规范办学,具有独特办学特色,成为潍坊市乃至在全省、全国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践行“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理念的标杆学校;成为催生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核心素养培养分值,助推优秀管理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孵化器。即日起,本报将对特级校长的先进事迹、先进理念等进行一一展示。
□本报记者尹莉莉
“我们曾经有过不断的变革,更有过无数的辉煌,我们始终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让教师感受育人的幸福,让生命在幸福快乐中绽放……”任校长年以来,谢建伟一直心存这样的教育梦想,一直在做这样的追梦人。
他倡导“幸福快乐教育”理念,从“文化”和“课程”两个方面入手,以课程建设为主渠道,打造了“课程整合”理论体系,促进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使这所传统名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以“文化”立校,融聚学习共同体
年月,谢建伟来到有着社会满意学校赞誉的诸城市实验小学做校长。高起点上如何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在大家的惊讶中,他坚定地向社会亮出了心声:寻找“幸福快乐教育”的真谛,不仅为孩子将来的幸福快乐奠基,而且要为孩子当下的幸福快乐负责。
行成于思。只有在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学校文化体系,才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教育场,让全校师生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中“不待扬鞭自奋蹄”。为此,他立足学校实际,守正创新,刚柔并济,将广大教职员工凝聚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精神、物质、制度、课程、行为和信息文化六个方面入手,带领大家提炼、凝聚学校文化。
年3月,全国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办学现场会在学校成功举办,以“幸福快乐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构建实践,得到各级领导及与会代表点赞。诸城市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文化名校”,再次印证了谢建伟的信念,靠文化站立起来的教育才会有深入骨髓的力量。
以“幸福课程”构建,促“三级课程”整合
学校的目的是从课程开始的。如何通过课程改革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呢?谢建伟带领全体教师虚心学习,广泛调查,不断反思,将“校本执行课程”理解为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两大部分,突出“整合+特色”,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体系。其中必修课程包括学科整合课程和学校的特色课程,选修课程包括走班课程和班级课程;以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实施“幸福快乐教育”,培养“全面+个性”的“书香人、文明人、自信人、快乐人”。
在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发现,三级课程重复交叉,相互分离,彼此孤立,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加重了教师负担,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针对这一现象,谢建伟思考出了破解之法,提出了“整合”的理念,鼓励教师大胆对教材下手,让三级课程在“整合”中为我所用,带领广大教师走出了一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特色之路。
整合从目标开始,分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三个层面的整合。语文学科首先从学科内整合开始,逐步延伸到学科外,奏响课程整合三部曲。单元内整合,形成了“自主互动、读写互补”单元主题系列化教学法;学科内整合,构建了“整合·梯度·序列”习作体系;三级课程资源整合,产生了“整合式语文主题学习法”。
学校先后承办了山东省小学习作教学优秀成果观摩研讨会、第二届课程与教学改进研讨会和全国课程整合观摩研讨会,学校课程整合的改革被一次次证实,被各地借鉴学习。
以“执行课程”开发,汇教师课程智慧
如何使课程整合智慧得以延续,趋向更优化?学科执行课程成为谢建伟的秘籍。他却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基于国家课程与原有学科内容,充分结合了校情、学情,教师们集体智慧所开发出来,经过优化重组的,可以直接用于教学的“第二套教材”。它是教什么与怎么教的结合,是教师、学生、文本三个教育元素的结合。
“执行课程”的开发,在遵循“快乐课堂”有效框架的基础上,实施“主餐+套餐”的方案。教师首先按照分工根据整合目标,确定整合内容,进行个体备课;然后集体研讨,修改完善,审核把关,打印成册,形成人手一份的“通用教案”,这叫“主餐”。教师上课前根据学生实际和个性特色,进行批注和修改,写出教学反思,这样的个性补充叫“套餐”。学期结束后,教研组集体整理“套餐”,提出对本册执行教材的修改意见,并与下一轮教材使用教师对接。如此循环,使“执行课程”日臻完善,不断融入教师个人的智慧。
有了这本“秘籍”,教师对每一堂课的价值指向,每一单元、学期的课程的育人目标,都了如指掌。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价处莫景祺处长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快乐课堂”实施,育学生核心素养
课程的价值尚需在课堂中升华,谢建伟深谙此道。他提出各科以“自主整合”理念和课堂教学总纲领“三勤四让五环节”为引领,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模式形成的“定模”阶段开展“研究型教师”评选,各教研组通过“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等形式,验证教学模式的普适性,最终确定模式。在进入模式实践的“入模”阶段举行“达标教师”评选,深化模式的研究。在模式成熟的“出模”阶段进行“创新教师”评选。目的是让老师以模式为引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特色。
这个独创的“定模——入模——出模”的“三步走”战略,让学校各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有效框架,如语文的“主题整合教学法”,数学的“一设二问三展示”,英语的口语化情境教学法……
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程改革点燃了教师的课程智慧,促进了儿童的深度学习,提升了课程育人的效力,推进了学校课程的发展。自年以来,谢建伟先后应邀参加省内外学术论坛、专题报告余次,吸引了全国多个省市教育同仁来校学习交流,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在“幸福快乐教育”上的坚守与创新,成就了学生,成就了教师,成就了学校,也成就了谢建伟。中国课改杰出校长、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校长、山东省教学能手、潍坊市特级校长……一个个荣誉称号接踵而至,他却独独钟情课程建设这个提高育人质量的主渠道,只要广大师生能“快乐”成长,“幸福”绽放,他愿永远做一个追逐课改的追梦人。
新闻推荐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委组织部等四部门的通知》(潍办发[2011]31号)文件要求,近期,市教育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进行了潍坊市第二批特级校长评审认定工作...
诸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诸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