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建棚 户户养羊
家家建棚 户户养羊——古浪县永丰滩乡发展设施牧业见闻
家家建棚 户户养羊
本报记者 马顺龙
9月23日,记者来到古浪县永丰滩乡。走村入户,看到的是家家建棚,户户养羊。
在三墩村佳兴养殖场,养殖暖棚错落有致、棚内羊只膘肥体壮。负责人冯义祥说:“养殖场现在有80栋养殖暖棚,其中45栋养羊,35栋养猪。为了扩大规模,最近又在新建20栋养殖暖棚,以提高当地农民的养殖效益。”
2011年,冯义祥了解到市县支持设施农牧业发展政策以及优惠奖补政策,便动员村里10名养殖大户建立佳兴养殖场,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去年,合作社出栏羊羔1000多只,生猪700多头,年收入达到60多万元。
今年,三墩村在塘沟、邢庄原有的设施农牧业建设基础上,打破村组界限,在闲置河滩地,规划建设千亩循环农业示范园,计划通过3年时间,打造集住宅区、管理区、养殖区、种植区、加工区、供水区、交易区等于一体的高标准循环农业示范园。三墩村党支部书记陈永祯告诉记者,千亩循环农业示范园建成后,入住农户将达120户以上,年出栏肉羊7万多只,实现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纯利润可达1500多万元,将大幅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永丰滩乡党委书记宋全喜告诉记者,近年来,全乡紧紧围绕“调整结构增效益、种草养畜建支柱”的发展思路,强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农民群众发展设施农牧业的积极性高涨。今年新开工建设养殖暖棚3700亩,年底可实现户均设施农牧业3.5亩。
庵门村一组村民王品龙是1991年从天祝黄草川搬迁来的。2010年,王品龙等6户村民在庵门滩建成养殖暖棚38亩,“当年建棚、当年投畜、当年见效益”,王品龙增收1.2万元以上。到2012年,他的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村民们看到王品龙靠养殖增加了收入,也积极发展起了养殖暖棚。至今年9月,庵门村已发展设施农牧业1295亩,户均达到3.26亩。建成庵门千亩养殖示范点,羊存栏达2.5万只,出栏达到3万只以上,产值达到1800万元以上。
2010年以来,永丰滩乡积极推进设施农牧业,通过手把手给群众算机遇账、节水账、增收账、贷款账,切实转变了农户的思想观念,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坚定了发展设施农牧业的信心。针对设施农牧业不足3亩的农户,乡上通过积极动员,使全乡每户至少达到3亩以上的设施农牧业,形成“家家建棚、户户养羊”的良好局面。今年,全乡羊存栏达10.5万只,至8月底出栏达13.5万只。人均纯收入达7794元,较去年增长30%。养殖业收入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54%。
在新河村横沟台组,村民们在组长张国良的带领下积极发展以肉羊养殖为主的设施农牧业,户均增收过万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至目前,全组已搭建养殖暖棚84座,肉羊存栏达2400多只,每棚年收入达1.5万元左右,效益十分明显。
在这些养殖大户的引领带动下,永丰滩乡养殖示范园由传统的分散养殖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形成了“饲草—养殖—沼气—肥料—种植—养殖”环环紧扣的农业循环经济。目前,已建成了集养殖区、饲料区、加工区、供水区、废弃区、管理区为一体的高规格、高标准的千亩示范点2个、百亩示范点1个、50亩以上示范点48个,实现了“统一圈养设计、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和分户饲养”的标准化示范点,引领全乡设施农牧业迅速发展。
走进正在兴建的循环农业示范园,目之所及,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养殖暖棚。通过规模养殖才能走上致富路,已成了永丰滩乡农民群众的共识。三墩村农民魏德云听到乡上规划建设千亩循环农业示范园消息时,第一个报名。“今年,我贷了25万元的惠农贷款,全部用来修建养殖暖棚,发展设施养殖业。”魏德云说,他已建成20栋养殖暖棚,投畜400多只羊,到年底可养羊千只以上。
新闻推荐
公告关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公告2014年全国护士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13年12月25日开始,全部实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13年12月25日至2014年1月12日。报考人员可登录中国卫生人才网(h...
古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